正当二猛大惑不解时,段峰却在一旁轻笑。
“嘻嘻……二猛,这可不是杂碎,这都是宝贝呀!队长!您这是要瞒天过海啊!”
孟占山眼前一亮:“呵!小子,有点意思,那你看我瞒不瞒得过呢?”
“嗯,队长,万事俱备,只欠三八!”
“好眼力!好见识!我喜欢。”孟占山连声赞叹。
二猛就更迷茫了,暗骂:
——我操,都怎么了?个个不说人话!
孟占山的愁云很快就散了,他凭直觉发现,他捡了一个宝。
……
当晚,他就把段峰生拉硬拽进屋里,边喝酒边唠起了闲嗑。
俩人聊得很投机,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至三巡,丽人居然喝得动了感情,面红耳赤地称兄道弟,俨然一对相识很久的铁哥们。
孟占山这才知道,段峰是东北讲武堂的科班生,系统地学习过军事理论,东北讲武堂孟占山听说过,那是和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的所在,大名鼎鼎,当下油然而生敬意。
两人越聊越投机,竟发现双方的理念竟惊人地互补。
段峰发现,这个行伍出身的队长头脑灵活,作战经验极为丰富,五花八门的作战花样简直让他大开眼界,许多东西都是在书本里根本就学不到的。
孟占山发现,以前困扰他的许多问题都在段峰这里找到了答案,段峰的理论和他摸盘滚打的经验正好互补,尤其是段峰身上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更是让孟占山赞叹不已。
孟占山认定,眼前的段峰,是一个宝藏,必将成为自己的管仲、乐毅。
两人又聊起了周边的形势,目前日军南下,留下的部队占领了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但华北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却不在日军的控制范围,各式各样的武装力量纷纷占据自己的地盘,斗争形势错综复杂。
凤凰村周边,有几股较大的势力,一股是占据了高平县城的尹永贵部,尹永贵是土匪头子,后来投靠了国民党,当上了保安大队长,“七七”事变后又摇身一变成了地主联庄会的头子,后来投靠了日本人当上了高平县警备司令。这家伙手腕高明,手下几个土匪出身的队长都很能打,因此颇受日本人赏识,他们借着日本人的势力在高平县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目前已经有三个伪军大队,三千多人马,俨然成了高平县的土皇帝。
另一股是占据深泽县大王镇的郭仲达部,郭仲达原是国军团长,日军入侵华北后,国军节节败退,有的一路南撤,有的公然投敌,郭仲达率部在大王镇附近留了下来,自称抗日救国军,在大王镇周边坚持打游击,并不断招兵买马,扩充势力,现在名义上是一个团,实际上已经发展到三个团,再加上团部直属部队,总兵力接近四千,在大王镇附近占据着一块不小的地盘。
其它大大小小的武装,包括青花寨和阎王寨的土匪,拢共有十来支,各种势力犬牙交错。
段峰表明了他对的态度,有打有拉,只要是抗日的力量,一律争取合作,但要是为虎作伥,与日本人狼狈为奸,那就必须消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