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现实,以前的李太从未想过,蒸汽可以如此伟大。
相对于前世,高度发达的电气文明,蒸汽本身带有一种古典式的浪漫。
铆钉,扭杆,机械衍架,齿轮链接,刚性悬挂,和最原始最直观的蒸汽动力,从而衍生出一大堆庞大,原始,又有明确功能分化的组合体。
这种组合体与追求集成和微小化的工艺审美是完全颠覆的,这既是距离美感的延续,也是突破。
好像有人花了数百年时间用石材和木材,在建筑立面上建构了一些浮雕,几何构图,立面,以把建筑粗糙的架构蒙上一层膜,再描出绘面,并将建筑置于一个精心构筑的几何体中。
现在李太也成为这个庞大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了。
蒸汽文明的好处在于这种自组织体是符合直觉的。这种直觉是一种机能化的视角。
古典式机械的设计,想要增加动力就加一个锅炉,想要一个侧向的驱动力,齿轮组,扭杆组可以很直觉的形成模块,可以依靠直觉粗暴地构成一个可以运作的有机体。
在哲学意义上来说,只要社会需要你这颗螺丝,那你就有存在的意义。
坏处也是如此,一旦你无法证明你的价值,你就会被社会淘汰。
整个社会生态就如同一个精密设计的,符合直觉和经验的有机体,各模块(阶级,共同体)之间被分割放置,各司其职。
想要成为人上人,或者说一个体面的人,李太要付出的努力只会多,不会少。
自古孤儿院里出人才,但李太很明显不是。
院长是个古板的老头子,但人不坏,只是因为性格吃了不少的亏。
其实这个时代相当随和,在这种传统阶级分化下,却在矛盾地保持最大的身份自由。
这个根本不存在的保守主义乌托邦里面,知识就是身份认同,可以自由去保持古典时代的礼仪和审美,并自由定位,当一个匠人或者艺术家。
架不住李太什么也不会,游戏攻略者的头衔在这里毫无作用。
李太也曾向院长提出一些超前的设想,换来的不是赞许,反而是让他不要异想天开,多和院里的老师念书才是正道。
其一切的原因,是这个社会是符合直觉的,一个单一化的系统,可以通过建构各种机能来完成社会关系建立的一个社会,这种符合纯粹直觉的组织体。
“这帝国皇帝女王做得,我哥哥李太如何做不得?”
让赤旗飘扬在帝国之上,解放无数的劳苦大众,这是李太最初的理想。
中二的方面可能更多一点,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光明的事业。
如果不是他发现工会出现的比资本家还早的话。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
前世的上网冲浪,让他的阅历远远超过同龄人,无数的国产电视剧、微博大V和微信公众号的轮番洗礼让李太对人情事故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他成为了一名兼职作家,笔名穿山甲。
专门为泰晤士报写毒鸡汤和花边新闻,在毒害异世界女性的路上一路狂奔。
适应生活需要漫长的时间,但幸好他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光怪陆离满是低语的梦境迅速支离破碎,有时他仿佛被人用棒子狠狠抡了一下,会猛然惊醒。
“他不体面,你就帮他体面。”
一个穿奇怪军装的男子坐在椅子上对着李太说着奇怪的话。
嘶迷迷糊糊间,李太想要翻身,想要捂头,想要坐起,可完全无法挪动手脚,身体似乎失去了控制。
“妈,叫医生。”
李太嘴里说着无意义的话语。
对类似遭遇不算陌生的李太想要竭力集中意志,以彻底摆脱黑暗和迷幻的桎梏。
然而此时,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光怪陆离的景象涌入脑海,思想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李太的思想开始迷失。
一个庞大的满是齿轮的机器被呈现作为最后的影像,流星像尘埃划过它的周围。
“好端端的,大半夜的,怎么会突然头痛?还痛得这么厉害!肯定是无良工厂污染环境降低了睡眠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