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甚至有某位皇帝因为屈居丧期间违背礼仪,因此被罢免,丢了皇位。
再说刘秀,他不为刘縯发丧草草掩埋,掩埋之后又必须拒绝行服丧之礼节,
在人前照样饮酒食肉,欢声笑语就跟平常一样,可想而知在当时的世界。
刘秀的行为究竟会引起怎样的侧目和惊诧?
他怎么能够这样居丧而非礼,知礼是夫子的命根,命根都不要了,将古人的这些礼节全部摒弃于脚下,真是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当天底下的卫道士,声讨慢慢稀少,道德的喧嚣渐渐趋近于平静。
宛城的各方人士开始对刘秀的行为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先说刘氏家族,他们,很快就发现刘秀不发丧,不服丧,恰好,符合他们的利益,
刘縯死的时候,刘氏家族人人自危,虽然他们不曾在明面上说,但内心巴不得,和刘縯撇清关系,如果说刘秀回来以后真要给刘縯发丧,那么他们的处境就会变得无比的尴尬,
你说去吊丧吧,刘氏家族,齐聚一堂正中央,则是刘縯冤死的尸体,如此情景会让伤害刘縯的绿林军怎么想?说不定绿林军本就猜疑的神经一紧张,便会先下手为强,干脆来一个血腥的清场,将刘氏家族整个干掉,
但你说不去吊丧吧,身为同族的家族众人,而且以往都是在刘縯手底下做事。因为刘縯的关系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良心和道德该往哪放,这么一想之后他们立刻就回过神来,
甚至要感谢刘秀,不会为刘縯发丧,但是刘秀是救了他们的,要知道生逢乱世,
良心本就不值钱,道德却很昂贵,刘秀之所以不为刘縯发丧,虽然不孝不悌,但对于整个刘氏家族的整体利益来讲,不得不承认刘秀算是保全了大体。
而刘秀不为刘縯发丧,不光是刘氏宗族,南阳豪杰也齐刷刷松了一口气,如果刘秀真的为刘縯发丧,他们无疑要面临一场道德上的讹诈和谴责,去还是不去,二者必选其一去,
日后必然会遭到绿林军的清洗,但如果因为贪生怕死不去他们,还有何脸面以豪杰自觉,谢天谢地,
还好刘秀没有闹,
还好刘秀没有血性,没有骨气,是个窝囊废,
这是南阳豪杰在心中的感慨,
至于绿林军的首领朱鲔等人,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意,他们这群绿林军的将领出身卑微。的确也无法像贵族那样讲究礼仪,即便是父母死了,也不过是短期服丧。
因此对于贵族的那些礼仪,他们既羡慕又厌弃,如今刘秀不为刘縯发丧,
他们心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