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7月,四艘美军军舰在江户湾敲开了日本的大门。
开国了怎么办?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日本人全不知道。日本开国后的1862年,有个叫高杉晋作的日本人作为幕府使节的随员来到中国,在上海亲眼看到了中国人是如何被西洋人奴役的,回国后写成,警告日本人千万不要成为第二个中国。
怎么才能避免成为第二个中国的命运很简单——不让西洋人来,要自己能够保卫自己,就是要“攘夷”。日本是个岛国,外国要侵略日本肯定是用军舰从海上来,幕府政权一开始想得也简单——弄些大炮,修几个炮台,西洋军舰再来了,把他们轰回去就行了。
但荷兰人告诉日本人,这种想法不现实。首先,你没有办法沿着日本列岛修上一圈炮台,就算是修成了也维护不了。其次炮台只能阻止海上舰队的进攻,而不能消灭海上舰队,从海上进攻守住陆地的有效方法是建立一支海军。这样才能以低廉的造价而实现一个机动的打击力量,消灭从海上来的侵略力量。
当时的荷兰人可没想到傻呵呵地端端正正坐在面前认真听从教诲的这些日本人几十年后就成为了一支很有名的“侵略力量”,而深受其害者中就有日本人的启蒙老师荷兰王国。
幕府政权听了荷兰人的这一番教诲深以为然,于是,日本拥有了一支小规模的海军。
1891年7月,离甲午战争还有四年。日本的港口又迎来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镇远号在内的七艘军舰。
于是,日本人又受刺激了。当时的日本海军省军务局长就是伊东佑亨少将。这位后来指挥着联合舰队大败北洋海军,一直晋升到元帅海军大将的伊东少将,问丁汝昌:“丁提督,能不能让我参观一下你们伟大的超级战舰定远号?”
北洋海军到日本访问,就是宣扬国威的,面对伊东佑亨的请求,丁汝昌乐呵呵的答应了。
第二天伊东佑亨在丁汝昌的陪同下参观了定远、镇远两舰。
结果伊东佑亨看到,军舰神圣的炮口上,挂了不少东西,从内裤到袜子什么都有,怎么看怎么像晾衣杆,这还是在外国的港口呢,甲板上也是乱七八糟,根本就没有整理。
结果底细被摸个清楚的北洋海军在十年后全部沉到了海底。日本得到了朝鲜,台湾和澎湖列岛。两亿两白银的战费。日清之间缔结和欧洲国家并肩的通商条约,日本国和日本国民享受最惠国和最惠国民待遇。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成了日本的通商口岸。
打完仗后,日本该上上下下总结一下经验吧,总结了。结果日本得出的结论是:越大的战舰,越大的巨炮威力就越大。于是,大舰巨炮就成了日本海军的信条。
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在战争中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一下子就上了瘾。又把目光瞄向了主导三国干涉还辽的俄国。
要不是俄国,现在清国的辽东还是日本的领土呢。日本当然记恨俄国了。可俄国不像清国那样好对付。要跟俄国打仗,打仗没有船不行。
于是山本权兵卫精心泡制了一份“六六舰队方案”。
所谓“六六舰队方案”就是建造六艘战列舰,六艘一等巡洋舰的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