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娘子,可不可以跟我说下余匡堰的一些事情,思来想去,还是有点在意”自从在云小宁那得知白衣男子的事情之后,刘养整整想了三天,也憋了三天,最终还是忍不住了。
云若雨惊讶的看着刘养,似乎在疑惑刘养为什么不知道与余匡堰有关的事情。
看着云若雨这幅样子,刘养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道:“云娘子你是知道的,我从长安来,到越州也还没有多久,所以关于越州的许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刘养这么一说,云若雨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转头开始说起余匡堰有关的事情来了:“余匡堰,出自江南余家,父亲是余家族长,母亲是余家大小姐,自幼便展露出惊人的才华,三岁便拜陆大家为师………”云若雨说道陆大家是一脸向往的模样,显然是十分崇拜他。
刘养很是疑惑的问了一句:“云娘子这陆大家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他很出名吗?”。
刘养刚说完,云若雨便一脸惊奇的看着刘养:“浩阳不认识陆大家?不应该呀,陆大家早年还在长安当过值”。
刘养一听,十分尴尬,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总不能跟云若雨说,自己今年才从后世来的吧?无奈之下,只好又把以前的那套说法拿出来。
云若雨听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难怪如此,陆大家在贞观三年便仙逝了,浩阳那时候还没有出来,不知道倒也正常,陆大家,本名陆德明………”。
云若雨这么一说,刘养才知道原来唐初还有这么一个牛逼的儒家大拿,陆德明,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隋唐间儒家学者,经学家,训诂学家。
其人著有《经典释文》、《周易注》、《周易兼义》等,在两《唐书》皆有传。当初隋炀帝嗣位,便召他为秘书学士,授国子助教。
后来王世充想让他当自己儿子的老师,被他给严词拒了。随后李世民招他为文学馆学士,以经授中山王李承乾,补国学博士。贞观初年,又升他为国子博士,封吴县男,不可谓不厉害。
“那余匡堰岂不是很厉害”惊诧之余,刘养忍不住的感叹了一句。
云若雨无奈的看了眼刘养,又接着介绍起余匡堰相关的事迹来了。
从他从越州诗会脱颖而出,到他成为越州学子代表,无所不谈,无所不讲。刘养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的点头。
越听,刘养便越是感慨,看来想要跟余匡堰扯上关系不是件什么容易的事啊,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其他途径?
“云娘子,这余家是干嘛的?”
刘养此话一出,云若雨便似笑非笑的看向了刘养,直接看穿了刘养的打算,让其大为尴尬:“浩阳是想与余公子搭上关系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