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群海鸟聚集在头顶无声盘悬,铁门纹丝不动,我注意到铁门旁的墙上用某种油料涂鸦式写着“第五卫生管理中心(非核)“和英文HOSPITAL字样,上宽下窄的舰岛极为污旧,从着舰视频监控室到最上面的空管舰桥的四层玻璃窗都设计成俯视的角度,黑洞洞地透露某种老佛爷式的傲慢与神秘。
一切过于安静,令人心跳加速。
返回驾驶室,看了一眼雨刮器,推测那个活物有1.5~1.6米高。
我返回入口的岗亭,拦住了正在换岗的女兵。先了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同志。这里不是有几万的战俘吗?为什么一个人都看不到?
女兵并不诧异,同志,这和你有什么关系?早就没有战俘这概念了,大部分都调去西部的新能源基地了,现在还有五百多人,都是核电厂职工,我国公民。
我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岗亭上方那个电子屏“铁龙核电厂”,Uww.knsh.尽量礼貌的询问。
“我刚才在3号那里,看一个动物,红色的,看上去有四只或者六只脚,跑的很快。”
年纪略长的士兵有点失去耐心:
“那里早就废弃了,原来是基地卫生中心,发生过事故,早就没有人呆着了,更不可能还有人或者动物进出。”
说完她便要转身离开。忽又转过头来,正色告诉我,不要那么大好奇心,不要去触碰那个舰岛和仓室。不安全。
谢谢。我些许悻悻。似乎没有什么有趣的信息。
宽阔的甲板笔直的延向对面的庞大山体,坐回驾驶室的我似乎有了飞翔的冲动。
尽管车子掠过3号舰岛时,我的余光似乎仍有异样,总觉得有人注视着我。
直觉告诉我,它在呢。
我快速的沿甲板开车过了一遍,数了一下计15艘旧航母,也就是说加上引桥部分,起码有六公里长,俩艘非核,一艘双岛,都是没有实战价值的老旧货色,负责发电的核动力航母指挥塔集中在中段,用约4米+0.5米铁丝网的银白色金属墙围起来的,看不清内部情况,也没有看到人。
此时大约下午3点,海风温度正好,使下车靠着栏杆抽了支烟,当头吃了两坨海欧便,发了些无谓的感叹,然后决定返回三号航母的甲板安篷扎营。
似乎那里有什么人等着,那种命中注定应该发生点什么事的感觉非常的奇妙。
事后想,这一决定可能是我这一生做过的最非凡的事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