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上班,吴影就把专案组5人分成两组,分头去查上面的三种可能要寻找的人。
分组仍然跟上次一样,秦海洋林文章江湖一组,吴影那组还是他跟苗晓晨。稍作准备,秦海洋那组就动身出发了。
他们去了王江的老家,去查实验证上述第一座虚拟之桥,王江的家人是否有可能,成为王树林替人复仇的雇主?
找到王江的家,王江就一个女儿,三四十岁了。首先,林文章代表监狱,向王江他老婆和女儿,告知了最近挖出三具,23年前越狱犯尸骨的事情。经测定,其中一具尸骨正是王江的,一段时间后,监狱将通知他们,把他的尸骨领回去另做安葬。
雇凶复仇,需具有一定的经济支撑。王江他的家人,是否有这个经济实力,用不着再多做调查了,看她们现在家里的境况就知道了。王江在当年惨遭方松的阴谋迫害下,弄得人财两空。人下大牢,他的财产被方松席卷一空,王江的一座大院,大部分抵债归还了债主,只留下了门口原来作为门卫室的小屋栖身。
王江的老婆曹春去做了一名环卫工,以微薄的薪水养活自己。出嫁的女儿,夫妻俩也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勉强以微薄收入养活着他们。以他们这样的经济条件,就是对将他们害成如此惨状的方松,心有刻骨仇恨,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第一座虚拟之桥的验证,没花费他们多少时间。退出王江老婆曹春的家,他们就着手了第二座虚拟之桥的验证调查。
看看方松曾经在王江的企业,在他霸占了王江的公司经营权后,是否另树仇敌?以方松这种歹毒之徒,多方树敌,坏事干尽,招惹一批冤家仇敌是难免的。方松的案发,也是遭人举报的结果,就说明了这一点。
对此的调查,秦海洋想了想,走了个捷径,找到了方松案子的承办人。在他们G安局的接待室里,又把案子的承办负责人找来了。
对同行的到来,那位负责人显得热情有加。
他们在方松案子的承办过程中,必然掌握了很多方松的大量信息,问起方松原冤家对头这一类的情况,他却讲不出特别有价值的情况。秦海洋就提出要求,能否把当年对方松的举报者找来?举报者作为方松对立面的一员,但凡方松的冤家仇家,他们就归属于一个阵营了,阵营之内少不了会相互控诉相互交流......
一个多小时后,那位举报人就匆匆赶来了。谈下来的情况,虽然也提供了好几个对方松有怨恨,有成见者,但听起来似乎都不构成,对方松称得上是深仇大恨,非要下大力花重金,致方松于死地者。
对此一站的调查,也就这样了。
吴影和苗晓晨的这一组,着手的是第三座虚拟之桥的验证。
第三座桥的主儿,是方松与人私通,造成人家夫妻反目,丈夫失手杀了妻子然后坐牢的那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