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循对农村没有特别的感觉,他既没有觉察它的好,也没有觉得它不好。
而且他知道即便是农村也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
他只是奇怪,妈妈对农业的态度是喜欢的,却不喜欢回老爸的老家。
他只记得妈妈说过:
“很多人以为农村关系千丝万缕,复杂得很;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人的社会关系不过是血缘、地缘以及业缘关系的总和;在城市工作的人,可以不搭理自己邻居,可能不搭理自己同事么?可以下班后不搭理同事,可能不搭理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恋人或者孩子老师么?而在农村,这多种关系是重叠的,所以给人的感觉压抑。但其实反过来想想,人的脑容量都是相似的,能关注的事情总量也相似,也就是说,无论在城市或者农村,一个人能处理的问题就那么多。中国的农业酝酿着大希望。”
“啊哈!大希望……”
陈循看着这一入夜就寂静寥落的地方……
目前他只想念以前私立国际高中的漂亮姐姐,——结果还没认识几个,认识没到几天,齐嘉就把他调到了公立学校……
“真是可恶!”陈循恨恨地想。
他知道这次回父亲老家,除了探亲外,父母的目的还有两个:
一是去附近看一块地皮,确切地说查看几个岛屿及周围的水域;二是把陈唯带到城市,带到他们上海的家中。
为了把陈唯带走,父母真是煞费苦心;
他知道他们终究会以“陪读”的名义把陈唯带走,因为不这样说的话,其他亲戚会接受不了,或日后提出各种莫须有的要求,比如为他们的子女买单,那便是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在名义上只能把陈唯摆在比较低的位置:给儿子找个陪读的。
但其实他们就是想给陈唯最好的教育。
一个初二以前年年考年级第一的小孩,一个在全县最差中学里每次期末考试能排进全县前三的小孩,一个勤劳的、善良的、努力的、积极的、家庭出身这样可怜又突逢变故的小孩,他们愿意为他做点什么。
出发前,齐嘉陈元询问陈循意见。
陈循本来对这事无感,想着:“啊!也好,他们少把精力放我身上。”
只是他看到桌面上的资料,见一个差不多年龄的男生,长相清秀身形却单薄,心里突然生了“打抱不平”的念头;
他知道父亲为了他,每月多贴补家里3000,结果多给3000块那小孩连饭菜都吃不饱,陈循真有些“义愤填膺”。
……
陈元回来的第二日,一早,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简单吃个面食;
当然这一大清早的,起床的都是大的和老的,小的除了陈唯陈循,一个都没醒;二叔叔家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在省城念书,一个在县城工作,都是昨天晚上很晚才回;俱在睡觉。
陈循看到陈唯,又要劈柴,又要烧水;便要过去跟他一起做。
陈唯看到陈循换了一身鲜亮,鹅黄色的羊绒卫衣,象牙白皮革运动鞋,便说:
“不用,当心弄脏衣服,而且你做不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