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心事重重地踏进了周家大门,出乎意料的他受到岳父岳母的热情欢迎岳父拉着海生又是倒茶,又是敬烟;岳母长得矮矮胖胖,话没出口倒是笑眯了眼。岳父岳母待海生这么热络是有道理的:老两口四十多岁才得了千金,平时捧在手里怕打,含在嘴里怕化,转眼到了出嫁的年龄,实在舍不得她远走高飞,便决定找个上门女婿。可这种倒插门的事一般谁肯呢?拖了两年也没个影子。女儿小银不好意思说,老两口却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正愁哩,想不到胖婶说上门来,双方真是一拍即合。如今女婿上门了,老两口怎么能不高兴呢!
海生本来心里紧张的不行,看到老人如此热情招待,心里暖洋洋的,十分感动,再看妻子小银,那面若桃花害羞的模样,心里更像喝了蜜一般甜醉了。
吃饭时,三杯酒下肚,岳父便问海生今日上门是否一帆风顺。海生心里一惊,赶忙强作镇静,说:“很好,很好,路上什么事都没有,连熟人也没碰上一个。”
“这就好,这就好。”
岳父岳母乐得一边给海生夹菜,一边说:“别客气,今后就是一家人了,明天就让你跟小银成亲。”
新婚之夜,海生搂着小银,恍如在梦中一般。他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凭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这个家搞得富裕红火。他还默默向上苍祈祷,保佑他能为李家生个儿子。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李家站稳脚跟,让娘放心。
想起娘,不知怎么,海生鼻子一阵阵发酸,他想要能把娘接来一起生活那该多好呀!
可李家人对自己问长问短,就是不问娘一句,海生心里涌起一阵阵无奈的隐痛。
这天,海生给到果园去给果树上药,果园离村子较远,小银怕他认生,说是可以抄近路,便陪他一起去。路过村东头那幢独门小屋时,海生一眼发现,上门那天遇到的那个大嫂正在院门前刨芋毛。旁边一个老太婆正搂着大嫂的儿子在玩耍。大嫂见有人来,抬头一看正好跟海生四目相对,大嫂赶紧低下头去,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海生却不由自主地上前跟大嫂打了声招呼
“正忙着呢?”
这一声招呼不要紧,旁边那老太婆的目光“唰”的一下直扫过来,上上下下打量着海生,海生被盯的如芒刺背,脚下不由的加快了步子。
这一来,小银感到奇怪了。她满腹狐疑的望着海生,望望那个老太婆。
来到果园,小银劈头就问:“你认识田嫂?”海生心里一惊,慌忙摇头说道
“她叫田嫂?不认识”
“不认识?不认识你咋打招呼呀?”
“乡里乡亲的,打招呼咋啦?”
小银撅着嘴说道:“我看你平时闷不啃声的,跟其他人都不主动打招呼,为什么偏偏跟这个寡妇打招呼呀?”
“什么?她是寡妇?”
海生惊讶万分,呆了半晌,什么话也没说,闷头到田里干活去了。
小银见海生不吱声,便凑过来解释说:“你可别不高兴,我这是为你好。你知道田嫂她婆婆是啥人物?厉害死了!为了拴住田嫂不嫁人,村里哪个男人跟田嫂说句话都要被她婆婆骂个狗血淋头,所以田嫂平时都不出门,更不要说跟别人搭话了,你又不是没见她婆婆刚才瞅你那样,没开口骂你,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海生一下子明白了:为啥那天自己救了田嫂的儿子,她要那么小心翼翼的怕人撞见,原来是怕婆婆怪罪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