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
凤凰山。
慈尘寺。
藏经阁内。
一个十岁的孩子,终于合上了最后一本经书。
藏经阁内整理经书的海光看着眼前的孩子,浑浊的目光泛起一丝欣慰,叹道:“阿弥陀佛。佛法慈悲,却留不住岁月的脚步。晃眼之间,五年已过,贫僧除了苍老之躯更加腐朽之外,并无其他长进。而你却是大大不同。不但从一个孱弱的孩子长成现在的体魄,而慈尘寺自创寺以来,历时三千年,积累的十万八千部经书,你已全部烂熟于胸。”
龙天赐释然一笑。
他经过五年岁月的沉淀,经书的熏陶,稚嫩的面孔退去了青涩,多了一种文雅之气。
面对这冰冷的老和尚,经过五年的日夜相处,这时已不再是厌恶,反而有着一种亲切之感。
海光面色和蔼,夸赞道:“贫僧看管经书已有上百年,似你这般聪慧之人实不多见。你虽是口不能言,却有过目不忘之本能。若是寻常之人,修说是把如此多的经文烂熟于胸,就是看上一遍也需要个十年八载,而你仅用五年的时间。虽说这五年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可见你有毅力超群,实在是可喜之事。如今你学业已满,佛法初成,足可以给你师傅普渡有个交代了。”海光有种如重释放之感。
龙天赐环顾四周,若要离去还有些不舍。这个曾经厌烦之地,如同老和尚一样,经过五年的相伴,已有了感情。
海光善言道:“去吧!这里终非是你久居之地。佛法众生,愿你日后以慈悲为怀,莫生杀戮。领悟佛法真谛,化解心中煞气。”
龙天赐点头记下,几年下来,对这个衣衫褴褛的老和尚,这时竟有几分尊敬。
看来受人尊敬,与衣着无关,内心富有,才会自带光芒。
龙天赐辞别海光,直奔清修院。
清修院内,异常安静。
龙天赐刚进门,悟尽从里跑出。五年时光,他已长高了许多,胖了许多,肉嘟嘟的小脸依然是挂着一丝亲切的微笑。
悟尽欢喜的是,终于又有了同伴,抱过龙天赐,高兴说道:“你终于回来了。”
龙天赐微笑的点点头。
悟尽道:“回来最好。正好师傅不在寺中,我每天除了劈柴挑水之外,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无聊。本想去找你,可师傅吩咐,不许我去打扰你。”
悟尽问道:“你读了五年的经书,有何收获?”
龙天赐愣愣地看着他,并没有回答。
悟尽突然醒悟,略是尴尬说道:“我到是忘记你不能说话了。不过也奇怪,你现在都十岁了,为什么还不能说话呢?”
这时突然有又有一个洪亮之声说道:“他这不是语迟,因是天生寒疾导致,天生哑言。若将寒疾治愈,或许可以让他开口能言。”
两人循声看去,只见清修院内走进一个枯瘦的和尚,正是普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