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清修院厅堂。
普渡端详良久,终于开口道:“天赐,你来寺中五年,你可有怨恨?”
龙天赐愣愣地看着普渡,久久不答。
普渡仿佛已明白,微微笑道:“我知道,你心中肯定是不痛快的。——你记恨我这五年来,不曾教你一招半式;甚至不曾对你有有过任何关怀。”
龙天赐依旧是默然不语,但眼神之中却露出赞许。
普渡道:“师傅不交你任何佛法,其实是在保护你。你现在也许不知,但将来有一天你会明白为师此时用意的。你我虽有师徒之名,却无师徒之份。即日起,你将彻底不再属于我佛门子弟···”
言语简单直接,不掺杂半分回旋余地。
龙天赐茫然无措,对这突如其来的结果颇感意外。
在旁的悟尽也大感意外,惊愕道:“师傅,您是要撵师弟走么?”
普渡道:“《佛说造塔功德经》有云:‘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所以大千世界万事皆有机缘,机缘来则聚,机缘去则散。这个世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悟尽略带不舍望着龙天赐。
普渡安慰道:“你也无需悲伤,你师弟天生不凡,终非是我佛门子弟。”
普渡淡然一笑,对龙天赐说道:“这五年来,我虽不曾教你一点佛法,其实你早已领悟。正如普厄方丈所说,你现在的法力修为远在多数人之上,只是你暂时还不知如何运用,加以时日,等到真气贯通身体经脉,法力已不在悟尽之下。”
悟尽幡然醒悟,道:“怪不得那日师弟竟能将我的掌力轻松化去呢!”
普渡道:“这也不足为奇,以你师弟现在的法力,若是懂得如何运用,你也未必是他敌手。”
悟尽顿起好胜之心,不服道:“我到是不信。我已随师傅多年,还能打不过师弟!”说着颇有一种一较高下的决心。
普渡闪过一丝凌厉之色,当然也不会由他争强好胜。
悟尽吓得不敢再言语。
普渡深情的看着龙天赐,稚嫩未退,既已面临生死。又思想起这五年来,原本打算让他自行领悟,以佛法化解自身寒疾,可现在看来已成泡影。
他已走到生命的边缘,性命危在旦夕,情难割舍;又是离别在即,不免伤感。一副惯有的笑脸,渐渐笼罩一层离别之时的悲伤。
停顿良久。
普渡似乎是猛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摸索了半天,拿出一个鸡蛋大小的珠子,通体晶莹。
仔细一看,在珠子内悬有一颗黄豆大小的红点,赤红明亮,宛似燃烧的火焰一般,周围散发着丝丝光芒,又宛如珠子的血脉,遍布全身。
普渡拿在手里,开口道:“这颗珠子名曰‘陀罗珠’乃是一颗十分难得的灵物,风火不惧,刀剑不损,十分通灵。虎豹畏惧,就是一般的妖物也近不得身。传说此珠乃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手玩之物,不慎跌落凡尘,几经辗转,被我所得。百余年来,我一直随身携带。”普渡说话之间,眼神一直未离开珠子,看得出他甚是喜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