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狗完成了箭杆,尽管还是没有箭簇,但是王二狗决定先试射一下。
河滩上寻找了一块相对开阔的地方,暂时没有选定任何目标,这次试射只是想看看加了尾翼稳定的羽箭的距离表现如何。
弯弓搭箭,离弦。
羽箭稳稳地飞出,径直向前。
瞄具带有局部放大的功能,王二狗在视野中追踪空中飞行的羽箭。
仔细观察之后,王二狗才发现为什么羽箭尾部的箭羽对箭的稳定飞行如此重要。
而自己之前的光杆箭为什么只能稳定飞行五米,随后就失去了稳定的飞行姿态。
视野中飞行的羽箭,其姿态实际上处在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之中。
甚至如果仔细看,整枝箭其实正在微妙地抖动着。
一开始离弦的时候,羽毛的方向与前进方向垂直,像一把刀一样切开空气,阻力非常小。
但是如果此时箭头被气流顶了起来,向上抬起。
箭头抬起,意味着箭尾下沉,尾翼的羽毛在羽箭前进的方向上的截面积就瞬间变大了非常多。
箭头抬起的程度越大,这个截面积也就越大。
这个截面积会在箭尾施加一个阻力,迫使箭头已经抬起的箭杆重新回到前进方向上来。箭头抬起的幅度越大,这个修正的力量对应的也越大。
如果因为尾翼的阻力相对较大,一下子调整过头了,箭头就会反过来发生下沉。
这个时候,尾翼就会产生与此前相反的力,把箭杆前进的方向再调回来。
这是一个精妙的负反馈调节的系统,最后稳定的状态就是羽箭再空气中不断振动前进,但总体的方向上保持了稳定。
王二狗不禁感慨第一个为弓箭装上羽毛的人,这简直是天才的构想,其精妙程度让人很难相信人类在认识到空气阻力之前就普遍掌握了这种武器。
同时,王二狗也认识到,自己此前的判断是对的。
三支羽毛的箭确实会比两支羽毛的箭更稳定,付出的代价则是空气阻力会消耗一部分羽箭的动能,箭速会慢一些,射程会更近一些。
饶是如此,这支箭也平稳地落在了八十米开外。
王二狗叫了一声二十二,指了指前方。
二十二非常识相地飞奔而去,不久咬着羽箭兴奋地跑了回来,整个狗的状态似乎被引燃了,期待王二狗射出下一箭。
王二狗觉得,在做好弓箭之后,他们可能需要尽快进行一次狩猎。
一方面,营地猪肉的库存虽然还有一些,但是最好吃的部分已经没剩下多少。
二十二需要更稳定的狗粮供应。
另一方面,则是二十二这几天很明显已经被憋坏了,如果精力没有很好地释放,整个营地的所有窝棚恐怕不保。
刚才王二狗只是很简单地平射出去,王二狗准备尝试一下抛射。
在视野中的弹道计算机上,王二狗无脑拉射程,发现现在这组弓箭的射程已经能够到一百二十米。
此时,视野中垂直方向的角度标记为三十度左右。
应该是考虑了风阻之后的值,毕竟羽箭是空气中的游鱼。
如果没有风阻,或者说顺风的话,抛射角度更高一点,射程应该能更远。
弯弓搭箭,把视野中的能量条拉满。
箭去似流星。
羽箭在空气中划了一道非常完美的弧。
这下不用王二狗示意了,二十二已经冲了出去。
这次二十二跑回来用的时间显然超过了预期。
虽然说距离远了几十米,可是几十米的距离,对于狼来说也就是蹿几步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