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结构强度的原因,王二狗决定让原本鼓风机立着的、像是蜗牛一样的壳横着摆放,这样更稳定一些。
王二狗打开【计算机辅助设计】科技,拉了一个直径为三十厘米的、高有十厘米的中空圆柱体。
圆柱体顶端的边缘向内扩展了约五厘米,整体上看上去,像是一个倒扣过来的脸盆,但是去掉了盆底。
随后则在壳体的正东方向拉了一个流线型的出风口,鼓风机壳体的设计工作就此完成。
很快进入了施工阶段。
如此庞大的壳体结构让王二狗制作的时候胆战心惊。
【计算机辅助设计】科技的增强现实功能在制造大型原型物品的时候,有着更加强大的助益。
王二狗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原型结构的圆心,以即自己目前的施工对比设计图纸之间的微小差异,随后迅速修正。
一个较为规整的外壳,显然能够幼小的提升鼓风的效率,避免气流在崎岖不平的鼓风机壳体内部四处碰壁。
王二狗心中暗自感慨:
“自己捏一个直径三十厘米的空壳结构就已经如此小心翼翼。”
“那些伟大的建筑师,建造的跨度动辄三百米的庞大建筑,究竟是怎样的工程神迹啊!”
而最为艰难的,则是如何将顶端向内收一些,这样可以减少气流从顶端溢出,降低鼓风效率。
在之后,王二狗还需要制作一个外径比外壳的底部略大一些,但是内径相对较小的陶环作为鼓风机外壳的盖子。
因为要盖在泥质鼓风机外壳的上面,因此重量不能太大,还不能太脆弱,因此只能烧成陶器而不是用泥土制的凑合。
放入叶片之后,盖上陶环,陶环中间的圆能让叶片的轴伸出来,也是整个鼓风机的进风口。
陶环的泥坯随手就能捏出来,并不是很困难。
然而在失败了三次之后,王二狗才终于按照设计图纸完成了鼓风机外壳。
而至于通风管,则相对比较容易制造。
山上就有直径比较合适的竹子。
按照此前的布局设计,只需要半米左右的通风管就够了。
砍伐竹子,用撬棍将竹节内部的隔膜铲掉,就得到了一根说得过去的管子。
通风管和鼓风机、锻造炉之间的连接处可以使用泥土做好封闭。
忙完这一通,已经夕阳西下。
王二狗在河边短暂清洗干净了手。
远处的野牛群安静地啃食着草原上的青草。
二十二趴在长草之间,一天地活动终于耗尽了它的精力。
王二狗简单总结了一下,截至目前,锻造炉已经完工了相当可观的部分。
在大概三到四天之后,炉膛的泥坯应该就已经完全干透,到时候就能进陶窑煅烧。
炉膛搞定之后,就能安放在预定的位置。
而到时候,鼓风机的外壳,应该也干透了。
只要将自己此前设想中的叶片放入鼓风机外壳之中,套上一个陶制的上盖进一步减少气流溢出,锻造炉基本就能完工了!
那新球公司就是有锻造炉的重工业公司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