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锋驭继续将战防炮留在阵地上对日军的重火力进行压制射击,然后报请教导总队司令员桂永清批准前去支援另外的几个步兵团压制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当然这不是赵锋驭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他先是收集信息确定其余几个团还有多少战防炮,然后才能制定适当的作战计划在保全自己炮兵同时克制对方的炮兵。
五团的战斗最为艰苦,因为他们都是后方刚补充进来的新兵,接受的训练相对较少,所以六门战防炮全部白白的搭进去了,对面日军联队的九二步兵炮甚至对他们形成了强大的火力压制。
赵锋驭的解决办法非常的简单,挖壕沟,挖一条壕沟通道最前沿的阵地。赵锋驭用三个小时挖出一条壕沟通到了最前沿,然后一次性把六门战防炮推到阵地前沿,一炮一发高爆穿甲弹立马打掉了对面的步兵炮,然后又打了两枚压制重机枪和掷弹筒之后就匆匆的推着撤了下去,果然日军的炮火支援很快就到了,毕竟日军各个联队指挥部的电话线是直通炮兵联队的。
日军第十六师团一共才四个大队,赵锋驭已经毫不客气的打掉了两个大队的步兵炮全部火力,这让日军的炮兵联队很忙,而且其他两个大队的炮火也不是那么的充足了,这都加重了炮兵联队的炮火支援任务。
赵锋驭可惜的是他手上没有什么能够反击日军炮兵联队的重炮,之前总队直属的炮兵团已经让小鬼子给打没了,即便还有几门重炮扔在阵地上也不见得能用。赵锋驭知道那片阵地上的人都已经撤退了,,就决定到那里捡一下漏子,要知道越是重型火炮反而越是模块化生产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大块的组件来组几门炮。
实际上阵地上大部分的火炮只要不是被炮弹正中的话问题并不是很严重,维修一下之后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但问题是牵引这些火炮的卡车已经被炸毁了,所以这些105炮就被遗弃在了阵地上。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教导总队的战车部队因为已经没有战斗任务需要撤出南京,而唐智深又下令三十六师扼住了退路,大量的难民也被阻在了码头上,教导总队在没有办法了的情况下就打穿了三十六师的阵地,让难民撤离。
结果就是因为自己人打起来,守在中山陵和中山门的教导总队主力根本不知道后边已经发生了大溃退,交战的部队在拼死抵抗着,后边本来应该是轮换休整的队伍却在混乱的撤退了,一下子就让日军穿插包围了,大溃败就此成为了定局。
13日晚,守城司令唐智深都不得不下令保存力量,开始撤退。但是这个时候混乱已经蔓延开,整个南京的部队都失去了秩序。赵锋驭实际上并没有接到上级撤退命令,但是他还是声称自己已经得到了教导总队司令桂永清的命令开始撤退。
三个团长开会去了,桂永清交代完先走一步,赵锋驭没人管就带着一支部队打破日军对紫金山的围困杀进了南京城开始寻找新的落脚点,赵锋驭拖着的装备可真不少,战防炮十门,这基本上是三个直属战防炮连剩余地全部的战防炮了,然后是从三个步兵榴弹炮连拖出来的五门IG18-75步兵炮这种火炮和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很像,九二式步兵炮可能就是日本从德国引进的这种火炮改进得到的,赵锋驭带上这5门火炮的原因是这是一批速射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