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海战被称为黄海大捷,这是华夏海军自从建军以来的首次大捷,缴获日军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两艘并有快速巡洋舰五艘,同时击沉倭国海军联合舰队大小舰艇数十,成为华夏再次崛起的标志。
赵锋驭之前答应要移交给喀秋莎领导人森多令的航空母舰有了,现在赵锋驭手里还有无畏级的战列舰,在巨舰大炮理论还没有结束的现代,赵锋驭准备用这两艘战列舰去和森多令还换点好东西,比如飞机驾驶员。
当赵锋驭向喀秋莎移交完航空母舰和战列舰之后,喀秋莎飞行员就全部加入华夏国籍,这个时期的华夏是有双重国籍制度的,所以这些舰载机飞行员已经称为了自己人。赵锋驭觉得自己有必要将步伐迈的更大一点了。
因为60火箭筒研发成功,现在赵锋驭准备着手研发导弹,因为这是有现成的技术资料的,赵锋驭为了防止技术泄密将导弹技术定名“H计划”,同时还有一个项目组正在研究直升飞机这就是“米计划”。最初开始这两样研究的时候,还没有华夏自己的人才,使用的是从德国逃难的犹太人科学家。
虽然说“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在中国人的脑袋里”但是赵锋驭当时手底下没有“精兵强将”,所以只得拉这些犹太人凑数了。现在这场海战虽然暴露了赵锋驭很多的问题,但是也不是没有任何的好处,打了打胜仗加官进爵是常有的事情。白崇禧在委员长面前美言几句之后,委员长大手一挥,赵锋驭终于升到了少将的位置,然后第一机械化师也从三个团的编制扩大到了两个旅四个团的编制。
就在委员长犒赏三军为武汉会战造势的时候,德国在欧洲已经开始最后的搅风搅雨的行动了,因为欧洲人已经到了最边缘的地带稍有不慎恐怕立即就会掉下战争的泥潭。慕尼黑阴谋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企图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到和平的行动,但是历史的车轮却在这一刻拥有了更大的惯性。
克虏伯公司居然要收购赵锋驭的60火箭弹技术,并且还准备订购赵锋驭量产的“凤羽”一型火箭弹,也就是赵锋驭装备新一师和新二师的火箭弹,这是一个并不多好的信号,因为德国要这么多的火箭筒目的很不纯粹,德国的陆军已经是世界第一,所以他们用不着这种反坦克火箭,那么答案呼之欲出了,这是用作反装甲武器。
赵锋驭拿过欧洲地图看着蜿蜒的马奇诺防线,这是一条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坚固工事,仅用作防御法兰西和普鲁士的边境地区,历史上德军是通过绕行阿登高地绕开马其诺防线来攻击的法国,但是绕行代价是很大的,现在他们要火箭弹的目的非常的明显,这是要直接从马奇诺防线上炸开一个口子杀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