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生的老家,山清,水秀,人多,嘴杂。
下午五点半开始,附近村卖烧鸭的、村里的猪肉佬老五、外乡来卖豆腐的,那些怎么都闲不住成天折腾菜园子的老太太就开始聚集在大村坡顶形成一个小菜市。
江南生是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但又回家待业的人员之一,开始村里人以为他只是回来几天,不想一呆呆了一个多月,期间还被家里赶到鱼塘屋去住了。
看见他来买菜,眼神里都有些看笑话的意思,又有那么点可惜。
“南生哥。”猪肉佬老五叫住江南生,将手里的刀磨了磨,“今晚买多少?”
“20块吧。”江南生看他刀下的那一块猪肉,这是从老圩进回来的土猪肉。
江老五下刀,切下一条,上称一扔,“20块。”
一手交钱,一手交肉,接过猪肉袋子,看着江老五,江南生一下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果然,江老五的大嗓门又开始了,“南生哥,找不到工作就跟旺生做生意啊,他电话你还有吧。”
“有。”
江老五油腻的手就要朝他肩膀拍过来,“那赶紧去啊,我昨晚跟你老爸聊天,他说你整天在家不行啊。”
江南生侧身躲过,“知道了。”
猪肉摊旁边的“豆腐西施”邓姐看过来,凑上热闹,“现在的年轻人都想着搞钱呢,有钱就去,现在外头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江南生对着她又堆上笑脸,“是啊是啊。”
本来想买块水豆腐做个肉沫豆腐,看他们这一唱一和的,他顿时不买了。
江南生转到对面,年过七旬岁的四婆正摆着菜心,1块五钱一把,江南生随便挑了一把,四婆这时又开始介绍了,“南生哥,隔壁村有个姑娘,合适,你要不要去看?”
江南生还没反映过来,四婆又说,“我晚上过来跟你妈讲一下。”
看着这佝偻着背还不到他胸口高的老太太,这都第三个了,都不知道这些老太婆哪里来的这么多“资源”,江南生只能笑笑,“喔,我妈晚上在家。”
江南生火速买了罗非鱼,番茄,配菜,赶紧回家了。
这一个月来基本都如此,每次出门少不了被人问这问那,他开始挺恼火,但被老妈说了一下,也就火不起来了。
他老妈陈美娟说的,这年头,除了家里亲人谁关心你过得好不好,人家肯关心你,不要怪人家。
对比自己在外面当社畜的那几年,江南生已经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了。
江南生的母亲在蚕业所当临时工,割割蚕蛹什么的。他小时候进去过,摸到过那些肥肥胖胖的虫子,刚开始割茧的时候经常一下把里面肥胖的蚕蛹顺带一刀两断,然后四下一看,赶紧丢掉以免被发现。
现在他一刀刀片下猪肉,肥的炸油煮青菜,瘦的炒豆角,再煎个鱼,一家三口晚上就这么吃了。
不得不说,自从他回家之后,晚饭的质量是上去了。
正备菜呢,江应润回来了,看见儿子在厨房忙,上前看了一眼,“嗯”的一声,表示对今晚的饭菜表示满意。
江南生先发制人,“爸,你今天又跟五叔说什么了?”
江应润先是“嘿”的一声,“我能跟他说什么,他就会吹他儿子会赚钱呗,说开了个物流公司,每天忙啊忙的都不回家,他又找你去帮旺生?”
“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