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南生就帮母亲卖过菜,要起很早,三点多四点这样到地里摘菜洗菜,夏天还好,冬天水渠里的水冰冷刺骨。
他不用想就知道四婆肯定也这样,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的这样,只不过老人家都是挑着担子自己到早市卖,他老妈通常都是赶在5点左右卖给菜贩子。
遇到卖黄瓜、丝瓜的时候,全家早早就要起来,他的学费都是靠着父母这样种地卖菜一点点凑来的。
后来山脚下要修高速公路,征了一部分地,再加上市里的一些学校也征了一些地建分校,村里人的日子好了点,自己种田的少了。有一些外乡人来承包田地来种菜。
他家里还有一亩七的地种水稻,准备可以收割,这是种来自己吃的。
站在家里楼顶,还能看见金灿灿的田野,以前是一大片是金灿灿的,现在是零散的一块一块分布,因为有的收割,有的没收割,但这已足够赏心悦目。
早上陈美娟会煮上一锅粥,然后出去做工,江应润简单吃了会到村委上班,江南生吃了早饭,就走向鱼塘屋。
才刚走到,电话就响了,江南生一看来电,笑了,刚接,那头就传来一个欢快的声音,“哥,你还在家吗?”
“在。”
“咦,你怎么还在家。”江辛燕满是嫌弃,又满是惊喜。
“我在家你就不回来是吧,放暑假还不回来,你是不是找打,家里就等你回来割稻谷了。”
江辛燕哀嚎,“那我不回去了,我好容易才捂白了,回去又要晒黑了。”
“少废话,什么时候的车,我去接你。”
江辛燕神神秘秘的,“不告诉你,不用你接。”
“癫婆。”江南生轻轻骂着,神情愉快,“你快点回来,我准备搞爷爷那个鱼塘屋,你以前不是很喜欢那个吊床和秋千,我弄新的给你。”
“那个秋千不要轮胎做的啊,坐上去裤子都黑完了。”江辛燕来兴趣了,“还有那个吊床不要用渔网做了,睡一觉手脚全是洞。”
“知道知道。”江南生大笑,“你老喜欢侧着睡,脸上也被勒的都是痕。”
“你还说。”江辛燕下意识摸着脸,“哥,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决定给你带个大惊喜回去。”
江南生刚想问什么惊喜,那头就挂电话了。
大惊喜,一个小丫头能给他什么惊喜。
不过妹妹能回来,他确实很高兴,关于怎么改造这里,他有很多想法,但这些想法嘛,跟父母说没有用,他们没有耐心听他的想法,顶多说你爱搞就搞吧。
也不怪他们不理解,按村里人的想法,他们家应该把池塘填了,再盖一栋楼,这样才是花钱在正处,现在只是改个鱼塘屋,花了钱用处又不大。
但江南生就不乐意这样,他挺喜欢这小池塘的。
他也想过拍小视频什么的,但还不太放得开,光做一个竹床,就弄了小半个月,而且还挺不满意,对比那些乡村网红播主,实在拿不出手。
虽是如此,每天改造的过程他倒是也记录下来了,相机跟三脚架家里现成的,有空的话可以复盘一下哪里没做好。
他大舅会起房子,所以请大舅和施工队一起把原来的鱼塘屋推倒重新砌了一栋两层的小楼,没有装修,只是砌了砖的毛坯房。
原来的鱼塘屋拆下来的砖铺了房子前和两方鱼塘中间的长满杂草的小路。
现在他决定先放下别的,做答应给妹妹的秋千和吊床。
鱼塘屋现在虽然是毛坯,但已经相当于他的一个工作室,在一层放置一个工作台,用两张木桌拼起来,大概2米8的长度,再配上长条凳子一张。
坐在上面,江南生习惯性拿起纸笔,然后打开手机,搜索秋千样式,先找到自己喜欢的再画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