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死可矣。
后京大学的校训,七个字笔走龙蛇,苍劲入骨,一股浑厚,苍古大气扑面而来,这样的字落笔如神,银钩铁画中无不透出书法者厚德载物的惊艳,足以叫人回味无穷。可惜过往的学生来来往往,但极少有人愿意把自己宝贵的目光从手机上移开。
姜凛驻足在校训石碑下,入了神,周围的时间就像消失了。
“此字是你师父所刻,当年为得此七字,我可是求了足足七个月。”一个苍老的声音发出一声感叹。
姜凛收起思绪,一名鹤发矍铄的老者悄然来到石碑下。
老者看着石碑七个字,上前用衣袖擦了擦石碑的一块污渍,突然才发现自己原来也一样很久没在意这个了。
“杨校长。”姜凛礼貌的说。
这个老者是后京大学的校长杨万青,前后京特级法院院长。在后京市司法界也是德高望重。
杨万青目不转睛看着姜凛,眼神如刀。
姜凛淡如止水,君子之风。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姜凛,你怎么看?”杨万青问。
“死用来作为校训不太时宜,我不太喜欢这句话。”姜凛的回答大大出乎了杨万青的预料。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论语中一句经典,说是论语的精髓也不为过,何况这是当年那位先生亲自所留,意义非凡。这“不喜欢”三个字可谓叛逆至极。
杨万青眼前一亮问为什么老者说“早上明白了真理,就算晚上死掉也没有遗憾了。”这代表着一种追求真理的境界,正如学习一样,学习就是为了明白世间的真理。
“明白了一种道,就要去死,这值得吗?”姜凛反问。
也不需要太华丽词藻的诡辩,一句值得吗就足以让杨万青发愣片刻,为了真理死而无憾的那是信徒,在学习的道理上,不需要狂热,也不要虔诚,需要的是探索和追求,而死亡的追求绝不是其中之一。
杨万青关于校训的问题曾问过很多学生,大多数的回答都是照本宣科,即使有自己思想的也是小心翼翼,没有一个像姜凛这样直接否定校训,能有震耳发聩之感。
“哈哈,冒昧了。一直听说那位先生有三大弟子,各个人中龙凤,天纵奇才。一个医术高超,拥有起死回生的医术。一个军中至尊,操练无数特种军。还有一个也是十分神秘,但是听说各国都将他当做通缉犯,进入了“黑棺”。”
“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杨万青叹了口气。
“哦,杨校长连黑棺都知道?”姜凛比较意外。黑棺是犯罪界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榜单能躺入棺材的都是手段可怕,极其通天的人物,在全球政府情报和暗杀名单中都是首要的。
“你就叫我杨老吧,那位先生的弟子也是我的孩子。”杨万青笑着说:“我当年还是特级院长时,在司法界听总情报部说过,不过这黑棺也仅仅知道皮毛。”
“难怪杨老会误会,事实上上了黑棺的是令朝夕。”姜凛很认真的回答:“这次回国是我个人擅作主张,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关系。”
杨万青原来如此,“不管怎么样,既然是那位先生的弟子,也许叶未央还有救吧。”
“我不是他的弟子。”姜凛不得不纠正道。
“啊,你不是?”这可大大出乎了杨万青的意料,因为那位先生再拜托他照顾姜凛的时候语气十分的溺爱,就像疼爱自己的孙子一样。
“我和那位先生只是有些投缘。”
杨万青凌乱了,居然能和那位先生投缘,这足以在红国某个圈子掀起核弹反应。
“这里不方便,去我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杨万青向姜凛介绍了一个中年人,国字脸,粗眉大眼,很是庄严。
“他是卫国同志,后京市公共安全局的副局,这次特大枪X官员案专案组,他负责一部分。”
“当场破案都有专案组了?”姜凛很清楚红国的规则,专案组成立的条件一般都是影响非常大,非常恶劣的刑事案件,换句话说犯人会被判的很重,符合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死刑判定。
“这次叶氏集团美女总裁在政府办公室当场用枪谋杀了官员。影响太恶劣了,她的身份背景也非常敏感……”说到这,卫国顿了顿。
“你是指她的未婚夫赵璞玉?”姜凛大概已经想到。
卫国嗯了声,“这次案件非常重大,上层特别关注,我们调查了所有细节和证据,叶未央杀人已经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
“让我看看。”姜凛平静的说。
“本来这次案件证据我不应该透露给外人的。不过大部分证据已经被网上泄露了,我这些只是一些补充。”卫国拿出了一叠资料。
“这已经是铁证如山,我不知道你为何想要翻案,但没有任何可能。”
姜凛笑了下:“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
卫国也笑了下,不过有点不以为然。显然他是不觉得一个年轻人可以比他们警察机关还要厉害。
“看在杨老的面子上,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卫国,我们喝茶,关于叶未央的事我也想知道最近有什么进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