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对某个国家或者说地区的游戏类型玩家受众统计的话,中国玩家毫无疑问“最喜欢”的游戏类型就是MMORPG网游;日本玩家则是日式RPG玩家数量较多;至于欧美,似乎除了偏向硬派的枪车球游戏几乎没有其它游戏类型能够打动他们(大乱斗也算是他们较为喜欢的)。
既然题目有说最爽不过枪车球,那么这类游戏它到底爽在哪里?又为什么能够在欧美玩家心目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呢?下面就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油门拉满,开始进入硬核枪车球的世界!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世界上第一款FPS游戏《迷宫战争》诞生(严格上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FPS游戏,只是一个雏形)。尽管当时还没有说3D游戏这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各种技术配置也达不到,但是该游戏巧妙利用游戏线条的放大缩小给人一种前进/后退的距离感,开启了所谓“伪3D”的先河。
在又过了二十年后,一款名为《德军总部3D》的游戏横空出世,打破了这近二十年来FPS游戏的格局,一个崭新的时代随之而来。这款游戏,正是现代射击游戏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让更多的此类型游戏如雨后春笋一般接连涌现,FPS游戏也开始走向世界。
在这之前这类游戏只在欧美玩家范围内流传较为广泛,一是因为确实他们硬件足以支持这些东西(7、80年代的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庭有电脑);二是他们对于枪这种东西似乎有种不可名状的不解之缘,就像国内对于剑一般。
但是在《德军总部3D》之后,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接触到这类型游戏,毕竟哪个男孩子不喜欢舞刀弄枪呢,既然现实中不能实现,那就在游戏中大杀四方。
而玩家的需求也就催生了更多FPS游戏的诞生,其中早期最为著名的游戏应该就数《雷神之锤》了吧!这款游戏以其创新性的背景设计以及多种游戏模式吸引了大批拥趸,特别是局域网联机对战更是给两年后又一FPS里程碑之作——《半条命》系列奠定了基础,也间接助力了《CS》的诞生。
再之后的“接棒人”就是V社基于《雷神之锤2》引擎的开山之作《半条命》第一部。这款作品首次将FPS游戏的剧情刻画的如此深入,可以说,这款游戏开创了此类型游戏对“剧情引入”这个概念。在此之前的FPS游戏剧情只不过是个摆设或者背景,甚至你什么都不用管,只知道自己要来血洗这个地方就够了。
不仅如此,《半条命》第一部还锁定了第一人称视角,让”FPS“更加名副其实,此后基本上射击游戏都沿用了此设计。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并不足以将其推向神坛:大名鼎鼎的《反恐精英》以及《军团要塞》(你可以理解为《守望先锋》的原型,关系借鉴LOL和DOTA)最初都是半条命系列的模组。
而这一切也让半条命系列成了V社的安家立命基础,直到后来Ste的成功,让曾经的勇士变成恶龙,成天只会放绿Bff,也不会开发游戏了。
直到现在,FPS游戏百花齐放,知名IP如《使命召唤》、《战地》、《堡垒之夜》等等更是层出不穷,在今年E3展上射击游戏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
至于欧美玩家和FPS游戏的结缘那就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像EA、育碧、顽皮狗等知名大厂总部1早已在这些地方多年,每次发售新的射击游戏最先受到辐射的肯定是这些地区的玩家。
再加上他们国家文化中枪一直不像我国这般令行禁止,平常也能看到甚至摸到,因此在游戏中有这方面的倾向也无可厚非。同理就像国内玩家都比较崇尚江湖,而在MMORPG中和兄弟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自然也更受我们喜欢。
速度与激情——竞速游戏
相信在座的各位在看欧美大片时,每逢有公路追逐戏,总是出现令人肾上腺飙升的竞速元素,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如《速度与激情》系列、《极盗车神》以及《碟中谍》系列皆是如此。
说起来,这种竞速元素其实不论在任何国家的玩家群体中都是受众颇丰,比如此前流行的《跑跑卡丁车》、《QQ飞车》等。只是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许多此类大作大都难以接触,因此也就凸显出欧美玩家对这种类型游戏特别的喜好。
竞速游戏的鼻祖至今无从考证,据说是一款名为《Indinplis500》的像素游戏,游戏中只能模糊的辨认出那是一辆车,其它就只有简单的操纵方向,更不要说加速、漂移了。
接着来到FC时代,那款《火箭车》估计很多小伙伴小时候都有玩过吧,不记得的话看看下面的配图,是不是有那么一丝熟悉呢?
那之后,随着硬件的提升,世嘉使用《VR战士》同款多边形技术制作了一款赛车游戏,这就是在街机领域有着鼎鼎大名的《VR赛车》。作为首款运用3D技术的赛车游戏,它不仅设定了多个视角的切换,还为后面竞速赛车游戏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2D是没有前途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