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好歌亦好酒,唱与佳人饮与友。
歌宜关西铜绰板,酒当直进十八斗。
摇摆长街笑流云,我本长安羁旅人。
丛楼参差迷归路,行者匆匆谁与群。
幸有作文与谈诗,寥落情怀有君知。
负气登楼狂步韵,每被游人笑双痴。
幸有浩然共蹴鞠,轻拨慢扣自欢娱。
寂寂流火无眠夜,同向画中做唏嘘。
幸有彩云喜香山,兰裳桂冠共游仙,
说来红尘多趣事,笑声惊动九重天。
幸有晓艳能操琴,玉葱手指石榴裙。
止如高山流如水,流水溯洄桃花林。
红衣佳人白衣友,朝与同歌暮同酒。
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吟诵这么一段定场诗,后两句可能很多人也都听过,但是大概没几个人知道这两句诗其实是现代人所写。
这首诗的作者殊同,本名高松,是网络后起之秀,甘棠诗社甘棠六子之一。而甘棠诗社成立不到一年后便渐渐沉寂,这位作者殊同也没有再留下一文半句。
从此高人隐去,再无踪迹。这世间才子佳人浩如星斗,却多半蛰隐,不免使人唏嘘。
此诗文笔墨颇为豪迈,勾勒了一个潇洒不羁、与友纵情的豪杰之姿!让人羡慕不已。
正所谓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生一死乃见交情!穿房过屋,妻子不避——得有这托妻献子的交情!
说的就是春秋时期“赵氏孤儿”公案:晋景公三年,原本权势熏天的赵氏家族举族遭难。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朔之父赵盾身上,把赵氏全族诛灭。
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躲在宫中才避过了一难,其时身怀六甲,如果生?下男婴则是赵氏一族不灭。
因此,想要保全和绝灭赵氏的双方势力,都盯在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身上!
彼时,赵家有一门客豪杰,名作公孙杵臼。一日在路上见到赵朔的另一位朋友程婴,大剌剌的问程婴为什么没有为朋友殉难?
用现在的大白话讲,就是问“你怎么还不死去!”
程婴也不气恼,而是正色说道:“赵朔之妇已有遗腹,若幸而产下男婴,吾奉养之;如若生下女婴,吾自当随友而去!”
程婴本是一位乡野医者,却与赵朔惺惺相惜,结成一贫一贵的挚友之交,本已抱定殉难的决心,但是一心把保全赵氏后代放在首位。
公孙杵臼与程婴二人心意相通,一拍即合!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
不久后,赵朔之妻产下一个男婴。屠岸贾风闻后,带人到宫中搜索。身为宫中医者的程婴将孩子藏在药箱之中,也是这婴儿命不该绝,天不亡赵氏一族!这婴儿躲在药箱中,不哭不闹才躲过了搜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