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协深入河套,贾诩其实早就看出来刘协的目的,但这种做法无疑是胆大包天,贾诩身为高端谋士,但也不敢贸然行此计,就算行此计,也是遣一员大将执行,而刘协却是亲自前往,足见刘协魄力之强,有鉴于此,贾诩更不能容忍刘协做大,否则,这样一位敢打敢拼的明主,想来攻破潼关,进入雍凉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贾诩看李郭二人的样子,就心急,道:“二位将军,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刘协在吕城,却是对我们未来有极大的影响啊。”
“哦?有何影响,文和且说来。”
贾诩便道:“刘协深入河套,无非就是为了分化匈奴人,东西夹攻于夫罗,如果让其得逞,河套尽归刘协,到时候他实力将会空前暴涨,这样一来,就会通过河套和函谷关对雍州形成两面夹击,在下还听说刘协曾经于马腾、韩遂有恩,如果加上凉州马腾、韩遂参战,我们将陷入三面重围,届时两位将军将何以自处?”
听闻贾诩一番浅略的分析,李傕郭汜二人倒吸一口冷气,道:“嘶,文和说得有道理啊,不过本将军认为刘协不太可能能占据河套,最近收到消息,于夫罗一统草原,匈奴可是有十万骑兵,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文和未免有点杞人忧天了吧。”
贾诩听到二人的混账话,心里气苦,自古以来打仗就不是靠人多的,不然人屠白起能坑杀四十万赵兵?
到时候无论是水淹还是火烧,一计得逞,十万骑兵算得了什么,一百万都是空事情。
不过贾诩作为高级谋士,自然是知道无论怎么说,李郭二人都不信刘协能够灭掉匈奴人的,因此只能曲线救国。
“二位将军,其实刘协能不能灭掉匈奴无关紧要,但我们必须要考虑啊,首先是雍州地区不算富裕,十万西凉军并不能长久;其次,陛下现在威望完全不及刘协,但如果我们能够杀死或者活捉刘协,到时候天下就只有一个皇帝了,届时二位将军就能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标,再以天子名义让诸侯内战,我们再抓住时机一举夺取天下,岂不好过现在?”
二人细细思量,觉得贾诩的话不无道理,李郭二人虽没有宏图大志,但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于是对贾诩的话深表同意。
“既然如此,文和可有妙计除去刘协?”
贾诩微微摇头,道:“这个不好说,毕竟我们在千里之外,但是若不出诩所料,于夫罗必定派遣大军前去围剿刘协,于夫罗兵力虽然雄厚,但吕城一带也不小,他的兵力仅能从北面和东面围攻,南面却成了漏洞,所以我军只需要北上,从南面围攻刘协,到时候刘协就会不攻自破。”
贾诩三言两语便把刘协军的形势给说了个三三两两,李郭二人眼前一亮,不禁也怦然心动,于是问道:“你说得有道理,但不知何人可领军北上围猎刘协,需要多少人马?”
贾诩沉吟一下,道:“人马不需要多少,两万足矣,但恐怕要二位将军亲自领兵方能成事。”
亲自领兵?李郭二人取代了董卓的位置,现在天天花天酒地,活的不亦乐乎,哪里还有心情去打仗。
而贾诩之所以要二人亲自领兵,无非就是长安朝廷这边根本就没有大将可派,一般小将统帅两万人马,可能刘协都会选择先不和于夫罗死磕,而是先灭了你这两万人了。
李傕看着郭汜,郭汜盯着李傕,二人大眼瞪小眼,都不愿意出征,其中有个关键则是,如果某一人领军在外,说不定另一人就在背后捅刀子,独自占据雍州,那领军在外的岂不是成了一支孤军?
二人想明白其中关键,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但二人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小弟了,樊稠、牛辅二人已经被刘协搞死了,张济叔侄投降了刘协,李蒙、王方、胡轸等将不堪大用,李肃倒是也勉强能用,但是吕布走的时候给丫干死了,唯独还剩下个徐荣!
二人想到徐荣,突然异口同声道:“徐荣可领军北上。”
贾诩大惊失色,急忙劝阻道:“二位将军不可,徐荣镇守潼关,以拒函谷徐晃,如果调走徐荣,恐危及雍凉啊。”
二人当即摇头,郭汜道:“那不可能,徐晃仅有三万人马,又要守虎牢关、轩辕关抵挡关东诸侯,又要防守函谷关,我们没去找他的晦气,他难不成还敢主动进攻我长安?”
二人话音一落,贾诩就懵了,账不是这么算的啊,首先关东诸侯现在都在忙着抢夺地盘,根本就没空理会洛阳,其次,两地都是险关要阁,就算只要一千人防守,短时间也不可能攻破,徐晃完全可以调走二地的兵马,再虚张声势,就可高枕无忧。
就算是关东诸侯攻打虎牢和轩辕二关,徐晃大不了放弃进攻潼关就行了,司隶地区一马平川,又听说刘协大肆修建什么水泥路,驰道纵横,不过两三日就能回防二地,岂会存在兵力不足的可能性?
贾诩还待再劝,李郭二人却是不耐烦道:“贾诩,你就是个书生,哪里懂那么多军事,不必再说,即日起,你便随徐荣北上,围猎刘协,死要见尸,活要见人。”
贾诩被二人噎得无话可说,心里那个郁闷啊,本来一盘好棋,愣是给二人搞成一副臭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