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素利等人全部重伤,他们所带的兵马也不会听从轲比能调遣,轲比能独木难支,短时间根本就无法报仇,但断臂之仇,不亚于夺妻之恨,杀父之仇,他素利岂能咽的下这口气,他真的是报仇心切,他哪里等得及啊,想到这里,素利心头一铁,便顺手摸出一把金刀递给了轲比能,道:“轲比能大人,这把金刀是我素利一族的象征,拿着这把刀就能号令我部族勇士,我现在将他交给你,请你务必要尽快帮我们报仇啊。”
这就不得不说素利太过耿直了,他就不怕轲比能有借无还,直接将他部族给抹了?这只能说素利一方面是因为剧痛使得脑子混乱了,另一方面则是轲比能表现得太没有野心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轲比能随便动点脑筋都能将他们部族给收为己用,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再加上轲比能一直表现得没有野心,也征服了素利等人的心,素利交出兵权,也算的上是投桃报李吧。
不过轲比能真的没有野心?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为何轲比能又要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这就不得不说明轲比能聪明了,轲比能深知,此刻动用武力统一诸部,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一方面可能会有所消耗,一方面武力收服的士卒短时间内还无法归心,那对轲比能继续对刘协用兵是非常不利的。
但现在好了,所有人全部重伤,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大家的内心此刻都是非常脆弱的,轲比能审时度势,正好出击,直击大家心中的那抹柔软,此所谓攻心之计也,素利等人哪里招架得住,当即就喊缴械投降,这不,轲比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素利一部的兵权,剩下的便是慢慢蚕食,等素利等人大好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已经是光杆司令了。
有了素利的前车之鉴,其余弥加、段利等人也都老老实实的交出了兵权,唯独拓跋力微不需要轲比能多说,就把兵权交了出来,别看拓跋力微才二十来岁,但他是聪明人,他知道轲比能一统鲜卑诸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他如果不识时务,想来那结局是非常悲惨的。
有了诸位族长配合工作,轲比能调兵遣将得心应手,数日之后,轲比能整合了诸部,便又直率五万人马继续南下追击刘协。
轲比能的战略目标十分清晰,从美稷到宽州,遥遥一千多里路,中间虽然也有大城,但因为一直是匈奴和汉朝的缓冲地带,常年没有士卒驻守,这些大城都是残破不堪,无法久守,那么只要他轲比能追下去,刘协就只能继续后撤,一直撤到宽州刘协构筑的防御工事,到时候他轲比能再在宽州北面构筑一道防御工事,那么刘协就无法北侵,当然他轲比能也很难南侵,大家对峙在宽州。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轲比能可以全据河套,没有刘协的份了,到时候轲比能再凭借河套的肥沃土地,发展壮大,静待天时,一旦抓住漏洞,再继续南下或东进,一举进入汉地,或许再建立一个政权,那么他轲比能就能成为一个比肩檀石槐的英雄人物,甚至是超越檀石槐,建立王朝,繁衍下去,青史留名不在话下。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而轲比能的第一步就是全据河套,这目标想来是指日可待了。
......
194年10月,轲比能继续南下,很快就来到了上郡城,然而上郡城早已人去楼空,刘协自然是老早就跑了,轲比能在城外仔细观摩了一番,便打算下令直接进城。
轲比能这次也不探查城内是否会有阴谋诡计,直接就下令进城,当然不是说轲比能一统了鲜卑,实力壮大了,骄傲自满了,而是轲比能有着自己的自信,五万大军到此,以大势辗轧刘协,刘协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没有用,所以进城也没什么。
当然有人会说诸葛亮什么火烧新野的计谋不就是用空城来设计吗?但要考虑清楚的是上郡和新野的地理位置,新野乃是靠南方的城池,树木居多,居民房屋多以草木搭建;但上郡不同,上郡北部乃是沙地,南面是草地,树木稀少,地处黄土高原,当地人多以毡包和窑洞为居所,毡包刘协肯定不会留给他轲比能,所以剩下的只能全是泥巴,你烧一个看看?
轲比能也是有点本事的,而且也读了一些汉人兵书,大规模杀伤敌方无非水淹火烧,火烧无望,水淹更不可能,所以城内绝技没有什么危险,这也是他自信的根源。
不过,城内没有危险就不代表轲比能可以进入,就在大军准备开拔进城的时候,一个斥候前来汇报:“启禀大人,上郡城内臭气冲天,大军根本无法驻扎。”
轲比能大为疑惑,一个城里臭气冲天是个什么概念?于是问道:“有多臭?汉朝皇帝都能住,我们为何不能住?作为大鲜卑的勇士,就应该能屈能伸,臭一点怎么了?”
“不是,大人,不是单纯的臭啊,还辣眼睛,你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闻言,轲比能一头黑线,还辣眼睛,这他喵的也太夸张了点吧,心说这汉朝人也太不讲卫生了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