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当天晚上张勇把大家的意见都收集过来,他开始依次对每一张地图做分析,这些地图都很大,面积平均有二十五平方公里。地形相当复杂,而且这份地图是没有标注建筑物的,只能根据地形来判断那些地方是优势路线。
每一张地图都有十个入口,分别在正南和正北方每一边各有五个。选择进入的位置由各个队按照上次集训的排名依次选择,张灵他们上次训练的成绩是第二名,可以靠前的选择。但是靠前选择,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后选的队伍是可以知道前面的队伍的。那后选的队伍就可以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避免和强队靠得过近,这样能够尽量避免在前期遭遇到对手。
这场淘汰赛是在七十二小时内计算大家的战损情况,也就是说时间到了那个队伍活下来的人最多。
每一个训练基地的入口距离都不一样,有的只有几百米,而有的两个入口之间间隔近两公里。所以尽可能的避免人员伤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不过这个规则公布以后,大部分人应该都能够想到那弱队一开始就全部躲起来避免交战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这一次和之前的训练不一样的地方是允许使用各种各样的探测设备。
这就是告诉所有人想一直趴在地上做伏地魔是不可行的。毕竟在任何时候都有人会选择积极的战术,越是消极越容易陷入被动局面,而一旦陷入劣势雪球很容易越滚越大,陷入以多打少的局面。当然如果有非常利好的地形那么另说。
不过这一次比赛并没有限制各个队伍之间的结盟。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说服对方,也完全可以让三支队伍联合起来消灭另两支队伍。这种选择一直都存在,但是大家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人会在这个阶段,提出这个提议。
首先是上次一百公里的拉练并没有考察各个队伍中士兵的军事技能,考察更多的是体能和意志力。也就是说这个排名对于各个队伍之间的综合作战能力并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
很多排名靠后的队伍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队伍里刚好有几个体能相对靠后的队员。亦或者决策出了失误。而作战的情况非常的复杂,大家其实谁也不敢说自己在实战中就能够战胜对方。
还有就是要征求所有人都同意结盟是很困难的,即便是采用投票的方式也很难统一大家的意见和哪一支队伍结盟。而且细想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如果别人只是虚假的结盟,最后再倒戈相向呢?这些复杂的情况决定着他们必须要慎重的做出决策。
时间越来越近,大家也越来越紧张。
“队长,我和你商量一件事儿呗。”张灵正在宿舍里记笔记,于风走过来说道。
“说呗。”张灵从旁边拿出一张凳子递给他。
“我还是想用火神。”
“想好啦?”张灵问道。临近比赛各个队伍都要报备自己可能要使用的装备,虽然火神已经申请了,但是于风还是非常的纠结到底要不要使用它。要知道一个人的装备改变也会改变整个小队的武器配备。
说实话,虽然现在于风在队里和雨痕的关系还不错。但是上次的比赛对他的打击有点大。最重要的是他严重的怀疑自己对火神的热爱。那次比赛如果他使用的是一把普通的狙击枪,他不敢说能够赢过雨痕,但是他自信自己能够发挥得更加出色。
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之前只是一场小小的、队友之间为了争个队长的小打小闹。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他的失败造成的后果可能直接决定了他的十五个兄弟的未来。
这样的代价对他来说实在太过沉重。在这种情况下他实在没有勇气说服自己那么自私的拿兄弟们的未来去赌。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从休假回来后,他就选择了一个武器的专家作为自己的教官指导自己操作火神。这些天的日子里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火神的训练上。但是说实话这个武器专家知道了于风要使用火神的时候,当时就傻眼了。他精通几十种武器、熟悉上百种武器。可是唯独不会使用火神,在他的印象里这玩意儿就应该躺在博物馆或者研究室里。所以别的教官都是第一时间开展训练,但是于风教官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劝他不要使用火神训练。
教官开始给于风做思想工作。从比较实际的考量,一直讲到武器的发展史,又讲到杨凡的设计理论,两人越扯越远最后教官还是没能说服于风。最后教官也不得不妥协,两人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教官为于风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后面小队集体的战术训练中,于风也是使用的火神。但也是正因为如此于风才会犹豫是不是要使用火神。火神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当然你想依靠反复调节记住关键参数,这样就可以快速的调整到预设值,但是这也是不可能的。
火神的设计者杨凡早在最初的版本就开始追求火神超高精度的灵敏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设计使得他的数值变化要么是非常的大,要么是非常的小。
而且火神并不是一把武器他是一个武器组,一套完善的作战系统。他的操作也是很复杂的。眼镜和双手都要操作,完全凭借记忆也是不靠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