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生没想到,很快就又见到了墨风,是在墨风要求更换考题的第二天。
那天一大早,墨风正要去墨宝斋,途径曲文生的凉亭,便停下来向那曲文生问了一个早安。
曲文生问道:“你今日不去打虎?”
墨风答道:“今日去墨宝斋。”
南楚国崇文尚武,私塾颇多,私塾多,的人也多,墨宝斋便是一家贩卖书卷的店铺。
墨宝斋不单贩书,还租书,只需花上一些小钱,便能在里面看上一整天。
曲文生听后,心头微微一冷,昨日还以为这少年会坚持到底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放弃了。
不过一想也是,这少年心肠软,杀虎违背本心,不如干脆放弃,不入正气堂,不涉足江湖,安安心心做个铁匠,对他而言也未必不是好事。
曲文生回了礼,又垂头写字去了。
墨风去到墨宝斋,查阅的都是千家村以及周边村县的县志,每有关要文字,便提笔摘录下来,或有感兴趣的图画,也临摹下来。
墨风看得颇为入神,不知不觉一天便又过去了。
之后的一天,也就是离正气堂截止前的第六天,墨风又去了一趟乐山,不过此次他既没带弩弓猎叉,更没带伤药绷带,只是在附近晃了一圈。
墨风一边察看地形山貌,一边和前一日在墨宝斋记下的文字图画作比对,之后在一块山脚下找到了一伙猎户。
墨风与猎户攀谈了一阵子,见天色不早,又折回去了。
又一天,离正气堂马车离开前的第五天,墨风去到一个叫赵龙飞的朋友家。
赵龙飞与墨风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颇铁。赵龙飞家境不错,家里有两匹马。
之前赵龙飞想教墨风骑马,盘算着等墨风学会,两人可以赛马玩。
可墨风一来对骑马没什么兴趣,二来忙于制造千机伞,也就拒绝了。
可这一日,墨风主动找到赵龙飞学骑马。
赵龙飞打趣道:“你小子总算开窍了,骑马多好玩,整天关在屋子里,不是打铁就是弄伞,多无趣,你想通就好,想通就好,哈哈!”
刚开始,赵龙飞手把手的教,墨风对骑马颇有悟性,那两匹马也颇为温顺,很快便掌握诀窍,当天下午便能和赵龙飞在大路上驰骋赛跑。
赛跑结果嘛,墨风自然是输得很惨。
赵龙飞嘚瑟得不行,墨风却是毫不介意,只是寻了个机会,找赵龙飞借马用上几天,赵龙飞赢了墨风,心情大好,当场便答应下来。
之后一天,墨风一早就骑着从赵龙飞借来的那匹棕毛马离开了千家村,往镇上赶去。
墨风找到镇上一家名为青囊小坊的药馆,与药馆的掌柜攀谈了几句,便马不停蹄往川淅县里去。
青囊坊是南楚国一家规模颇大的药馆,全国开有不少分店。墨风所在集镇的那家青囊小坊规模太小,坊内所用药材全是川淅县那家青囊大坊供应。
墨风赶到川淅县已是夜晚,青囊大坊已经关门,墨风只得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歇息一晚。
第二天一早,墨风便去到青囊大坊找掌柜,哪知那药馆的伙计势力得很,见墨风一十五六岁的小子,又不是来买药谈生意,就将墨风赶了出来。
所幸墨风从那伙计的口中得知掌柜还没来,墨风便侯在大坊门口等掌柜出现。
这一等就是一整天,眼看太阳下山,青囊大坊关门歇业,也不见掌柜子来,墨风心急得很,离正气堂的马车离去还剩两天。
晚上,墨风一个人在客栈思忖对策,想来想去,考虑了众多办法,觉得似乎唯一的希望是去衙门告状,碰碰运气,赌赌这位县太爷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墨风连夜书写诉状,虽从未写过诉状,但多少读过一些书,事情来龙去脉倒也写得清楚。
第二日一早,墨风带着诉状来到衙门口,将诉状交给看守的门卫。
门卫带着诉状前去通报。
精瘦的县太爷皱着眉头,捻着胡须,坐在案桌前正在为升迁的事发愁。
门卫识趣地将状纸展开铺放在县令案桌上。
县令瞟了眼状纸,眉头皱的更厉害,问道:“何人递交的状纸?”
“一个十五六岁模样的少年。”门卫答道。
“胡闹!”县令斥道:“小孩子告什么状,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打发回去,少来烦我!”
门卫遭到斥责,面红耳赤,心里也不痛快,退回去准备将门口递交诉状的小子痛斥一顿撒撒火,却不小心撞到刚要进门的师爷。
“刚才听到声音,老爷又发火了?”师爷问道。
门卫将递状一事告诉师爷。
“状纸给我瞧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