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子那里,丁乙乙和唐茵知道了朱樉和猲狙姑娘故事的完整版。
虽然,事情的始末与丁乙乙之前猜测的有些许出入,但总体上,还是大差不差的。
在这个故事的末尾,出现了一个丁乙乙和唐茵都未曾想到过的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历史上,对朱棣这个人的评价,一直不是很好,许多史官都认为,他打着清君侧的幌子带兵入京,原本就是为了篡位而来,就算朱允文没有失踪,他也会想办法,让自己的侄子“意外失踪”。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对朱棣这个人保有倾向,这部分人大都觉得,朱棣之所以做出彼时的选择,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是朱元璋这个当父亲的没有一碗水端平,传位全凭自己喜欢。
其次,是朱允文自亲政伊始,就明显的表现出了对文官的亲近,朝中决断,有许多甚至直言不需要武将发表见解,对一些藩王的态度,也算不得友善,到亲政后的半年,更是明确的提出了准备削藩,命他的叔叔们尽快交出兵权,自封地回返南京。
封王回京交权,无异于把自己的脑袋砍了,挂在自家京城的宅邸大门儿上,等皇帝带人来收,暂不论朱允文是不是无心之举,但在他的叔叔们看来,却显然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了。
燕王朱棣起兵,以清君侧之名南下,一路几乎没受到什么阻拦,一来,是因为他带兵多年,在军中颇有威望,二来,也是因为他的兄弟们,虽没有要参与其中的念头,但却无一例外的希望,朱棣能给朱允文那毛头小子一些教训。
当然,他们应该都没想到,之前一向跟朱允文亲密的朱棣,这次,竟是想篡位。
在听盘子讲故事之前,丁乙乙也是偏向于这一派的说法,认为朱棣造反是无奈之举,就算是有些许预谋,八成儿也是受了姚广孝那糟老头儿的蛊惑,但现在看来,好像也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对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丁乙乙倒是显得很淡定,碎碎念了几句之后,就没再过多纠结,只是让唐茵把盘子和珠子重新包了起来,放进了行李箱的衣服夹层之中。
对唐茵这之前超喜欢逛街的“战神级”购物狂魔来说,出去逛的这小半天,连个开胃菜都算不上,更不要谈会让身体疲乏,但丁乙乙还是个孩子,吃过了零食点心之后,就开始犯困了起来。
唐茵收拾了床,把早就开始眼皮打架了的丁乙乙抱到床上,便坐回桌边,准备开始背丁乙乙已经给他解释完了的那部分《山海经》。
果然像丁乙乙说的一样,方法对了,《山海经》并不难背,但纵使这样,唐茵也依然不觉得自己能在七八天的时间里,把这么厚的两本书背完。
睡在床上的丁乙乙突然翻了个身,发出了的微不可闻的梦呓,唐茵本能回头,见丁乙乙把被子踢了,便站起身走过去,给他把被子重新盖好。
“姨妈。”
睡梦中的丁乙乙,像只小奶猫似的哼唧了两声,习惯性的伸手,撒娇的抱住了她的手臂,显然是把唐茵当成了已经在去年时候离家的姨妈。
唐茵笑了一下,用另一只手摸了摸丁乙乙的脑袋,便想抽回手臂,结果,未及她如愿,睡梦中的丁乙乙便委屈的眼圈都红了,无奈之下,唐茵只得在他旁边坐下来,打开手机,看起了他之前给自己解谜的隐舍所在来。
屏风覆瑞锦
船家收楫落孤帆
恨难归故里
谁盼玉骨葬仙山
连理树
叹百年
昔年豆蔻今蹒跚
八骏日行三万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