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北州,晴。
在这个秋分的日子里,肖文认为有更多的故事更值得记录。
今天下午的集团公司党委会,开得很是激烈。
事情还是源于王刚被留置后,北投医院就没有主持工作的同志了,工作也有些乱了,好几款退休老同志常用的慢性病的药品,供不上来,有老同志开始给领导们提意见了。
今天中午党高官、执行董事刘光就接到北州市委有关领导的电话指示,要求集团公司党委尽快召开会议,确定北投医院的临时负责人,不能因为王刚的被留置而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更不能影响老同志的身体健康。
下午党委会召开的也比较仓促,七个党委成员参会,有两个在京外出差,只能请假。幸好刚刚符合三分之二出席人员的标准,不然这个会还开不成。
按照党委会议事规则,重大人事事项党委成员出席人数必须到三分之二。虽然总办冯雅丽主任、党办李三平主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董云鹤,包括肖文在内,都列席会议,但是他们没有表决权。
下午的党委会是刘光主持,就一个议题:讨论北投医院负责人选事项。
人力资源部董云鹤先做了说明,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启动提拔程序,从现有的副院长里面,提拔一位至院长,但是北投医院里现在符合条件的只有3位,但都不够成熟。且此方案时间较长,从动议、民主推荐、考察等等这一套程序下来,少说也要3个月时间。二是从现有的集团公司各部门里面,选一位先任着北投医院党高官岗位主持工作,等新的院长到位后再撤出来,这个方案的好处是人员能马上到位。
其实人力资源部的两个方案一抛出来,最先心里打鼓的是列席的这几位,为何?冯雅丽、李三平、肖文这几位是最有可能被拿过去兼北投医院党高官的,钱一分不多拿,活翻倍都不止,更何况那个单位的风气在整个集团公司都是出了名了的,不然王刚也不至于被留置,谁去就是谁坐火炉上烤。
最先发言的是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党委委员盛波同志,他是集团公司副总,也是集团公司的老人了,后年就退休了。
盛波态度很明确:采用第二种方案。
他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新提拔上来一位院长,能捋清这一团麻的事吗?能镇得住北投医院的各位大神吗?必须有一位集团公司的部门正职或者副职空降过去,去收拾一下乱摊子。不然不仅解决不了旧问题,可能还会把新提拔上来的同志给耽误了。
接着发言的是北投医院现在的分管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曹瑞刚同志,他的态度也很明确:赞同第二种方案。
曹瑞刚心理的算盘其实大家是知道的:来个新提拔的,还不够他老人家操心的呢。从现在成熟的部门正职或者副职里面挑一位,先把局面安顿下来,把工作抓起来,那才是首要任务。
大家依次发言。五位参会人员里,三位赞同方案二,一位赞同方案一,还剩党高官、执行董事刘光没表态。按照程序,作为一把手的刘光需要最后发言,也就是末位表态制。
按理说,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党委委员和分管业务的党委委员,取得了共识的话,这事就基本上这么定了。
刘光清了清嗓子:“大家的发言我都听了,各有各的理由,我都赞同。人力资源部也给出了两套方案,各有利弊。但我一直跟大家讲的,作为领导干部,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说人力资源部给了两个方案,你就简单地做选择题。你们有三个同志都赞同方案二,那我反问一句,你们让谁去任这个北投医院的党高官?老曹你手底下那几个,你愿意他们去吗?老盛,你自己分管的那几个部门,你愿意贡献出来吗?”
刘光不愧是一把手,直戳问题核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