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刘畅也从外面走了进来,手上还抱着一大沓合同。
“让你久等了,这次宝石的数量有点多,我这边准备合同也需要点时间。”
于海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然后就进入到今天的重头戏,讨价还价。
蓝宝石的价值不是固定的,根据宝石本身的情况,还有现存数量,这些对价钱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经过几次的接触,刘畅也是知道了于海一定是有着开采蓝宝石原石的门路,这些蓝宝石原石看起来都是刚出土没多久的,所以,之后可能还会有着更多的蓝宝石流向市场。
dind珠宝公司已经和于海打交道过好几次了,从最初拿着几颗蓝宝石到门市店去交易,到之后邀请到总部来交易,从十几颗到现在的68颗,数量在逐步增多,质量也越来越好。
所以哪怕这次的宝石质量与前几次的相比是最好的,在价钱方面也会有所降低。之前能卖到6万的6g星空夜色,现在可能只能卖到5.5万多。
如果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蓝宝石,那价钱还会再低。毕竟蓝宝石的受众群可没有钻石那么广。
除非是,dind真正重视这批蓝宝石,打算打造一个蓝宝石系列产品,跟于海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定每年的开采量和供货量,这才有可能给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价钱。
于海先是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下总价,然后在翻看里面一页页的看,具体给每一颗宝石的报价,看看可以从哪里方面着手,把价钱谈高。
十来分钟后,于海全部浏览一遍每颗宝石的报价。相比前面几次,这次的报价就有些偏低了,于海也清楚,这才没多久,自己好几次拿出蓝宝石来销售,数量越来越多,价值下降也是在所难免的。
“嗯,我看了下,大部分的定价我也就不说了,基本合理,但是,其中几颗价值比较高的,我觉得贵公司的出价有点低了。”
“嗯,这只是一个初步定价,价钱方面还是可以谈的,于先生认为这几颗应该价值多少。”
于海用手指一个个的点出来,“这个,贵方出价53万,我认为它至少值58万,还有这几颗,46万,33万,52万......63万。”
刘畅顺着于海手指的地方,一个个的看过去。
然后就这几颗价值有争议的开始讨价还价,于海这边就是强调,宝石的品质值这个价钱,刘畅代表的dind公司则是说市场价值,通货膨胀。
于海心里想着自己这才拿出了70颗不到,你就开始说通货膨胀了,扯得有点过了啊。
刘畅这边看出了于海的脸色有变,生怕于海一个不高兴选择不交易了,那他的提成也就拿不到了。
想着反正没有超过底价,“好的,我认同这个价位,这个价位在我看来也是比较合理的。”
“嗯,那就这个价了。”
之后,于海在新合同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68颗蓝宝石,一共卖出了960万。
这些钱,对于买船只,可能还是差了点。要说买个几百人的大船,可能刚好,要说买什么超级油轮,这点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更别说是买什么航空母舰之类的了,那些想想就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