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学徒,还是非常严肃的,这个年代,师徒关系,还是比较稳固的关系。
为了老五学徒的事情,老爹可是厚着脸皮求傅家的人,求了半天。
要不是两家的关系确实好,人家都不搭理你呢。
在农村,名声还是非常重要的,就算做学徒,师傅也要看你的名声怎么样,名声不好,没人收留你。
就算你想把别人当爹,可是别人也要把你当儿子才行啊。
周大国有好名声吗?
当然没有。
好吃懒做,那是出了名的。
这样的人想学徒,不付出一点代价,怎么可能呢?
也只有周大国,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以为别人都是他的爹呢,都为他着想,他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啊?
还想学木匠呢,那个木匠师傅敢带周大国,还浪费不起那么多的木头呢。
再说,木匠可是精细的活,一般的学徒,很难出师,核心的手艺,都是传子不传女的,大部分的木匠,都和周大爱的水平差不多,估计只能打点小板凳之类,可是,相对来说,篾匠的手艺,简单多了,不但简单,而且实用。
老爹想的周到,这个年代,篾匠确实比木匠实用,社里的活,用到木匠的很少,除了盖房子,或者打造大型农具,否者,谁用木匠啊?
所以,作为木匠,想挣工分,还是比较难的,除非你出去接活干,可是,现在你是社里的人,想出去接活,哪有那么容易。
去年,周大孝没有经过社里的同意,去外面接活了,虽然挣了钱,可是,被扣了那么多工分,还扣口粮呢。
关键是口粮啊,没有指标,你花钱也买不到粮食啊,没有粮食,一家人怎么能生活呢,到时候,全家人只能饿死的份。
周大孝就是不服气,闹事,要退社,结果呢,被抓了,关了那么多天,写了很多保证书,现在,周大孝不是老老实实做缩头乌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