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近期在中央二台又一次曝光了一种类保健类的按摩床垫,这再次让我感到记者——这个曾经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职业,这个我曾经从事的职业,越来越感到脸上无光。很多新入门的我曾经的同行正在以自己的无知上演着一出出闹剧。
?
保健品,这个一直被误解和非议的行业,我从事了17年。在这17年中我感到,媒体的导向也是造成社会大众对保健品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档商场里,有很多名牌的按摩椅,人们逛商场之余都愿意试上一试,在享受的同时,心理盘算着等将来自己家里房子够大了,也买一张回去。其实这张椅子也是通过对脊柱的按摩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但是从来没有人去曝光这张数万元的按摩椅,也没有人说它是骗人的。可是,当这个按摩椅被保健品公司放平,成为一张按摩床的时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只因为是保健品,各种歧视的眼光便开始投向这张床。
?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的老年人去排队体验,更不理解为什么这些老年人愿意去这些地方。有个老人跟我道出原委:没地方去!他说,每天送完孙子后就想该去哪打发时间,后来发现了这些体验的地方,不但老年人多,服务态度还特别好,所以他就来到这里。这里不但可以聊天,还可以参加店里的活动,一起拍巴掌,一起唱歌,至于按摩床,睡睡也无妨,反正对身体有好处,也没有人逼自己买。我问他,你买了吗?他说:买了。至于为什么买,一个是觉得不错,一个是手里有闲钱,再有就是听别人说用的挺好,他自己挺喜欢这样的氛围。但是,当他的子女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这样的地方给他爹洗了脑,肯定是骗了他爹,于是找记者曝光。记者也不分三七二十一,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撰写了一篇《天价按摩床垫忽悠老年人》的稿子,先登了再说。我想,目前媒体上的很多类似稿件,其过程都和此差不多。
?
看看学校门前的保安和警察,警棍、警车、微型冲锋枪、特警装备,如临大敌一般每天守候在学生必经之路,名为保护弱小群体,防止犯罪分子再次侵害学生。不知大家看了这个场面想到了什么?反正我在想,这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吗?很显然,这是亡羊补牢的荒唐之举。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这种荒唐的局面?当然,不排除有犯罪行为发生,而且还很惨烈。但是,媒体的过度报道和渲染是不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前也有类似对社会不满而实施报复的犯罪分子,为什么比较少的选择学校?而在南平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就又发生多起类似事件,我感觉这和媒体的过分报道及渲染有很大的关系。无形当中,媒体起到了为犯罪分子提供思路的作用。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说法有些偏激,但是静下来想想,有没有这样的因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