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策马扬鞭,往东南走了七八日。这日时近黄昏,到了一处村庄。
裴阿柱牵马进了村庄,在路旁找了一个老丈打听,得知此处乃是李家庄,村里住的多是李姓人家。
那老丈姓李,甚是热心。得知裴阿柱一行要投宿,他带路前去村里一大户大家。
那大户见来人甚多,马匹不少,又有外邦人士,只说家中窄陋,婉拒众人借宿。裴阿柱一行只得牵马继续赶路。
走出那户人家,裴阿柱问李老丈:“老人家,前面多远还有集镇村庄?”李老丈道:“前面十多里处有个镇子,你们骑马快走,天黑前当可赶到。”
他别过李老丈,牵马带着众人往前走。刚走了一会,忽然起了一阵大风,天上又飘起鹅毛大雪。风雪难行,众人无奈,只得折返村中。
李老丈见一行人返回,又迎了上来。裴阿柱道:“老丈,村里可还有房屋多的大户人家?我们可以多出些银钱,只望求宿一晚。”李老丈道:“村里并无别的大户,倒是有一处废弃的大宅院,只是……”
他欲言又止,皆因那废弃老宅是村中一位京官的老宅。那官员牵扯上一桩谋反的案子全家被抄,院子里死过不少人,一直传闻闹鬼。
裴阿柱道:“老丈,有话只管敞开说,我们都是外地来的,知道了也不会和别人乱说。”李老丈道:“不瞒几位远客,那老宅倒是屋子多,只是传闻闹鬼,就怕几位客人嫌弃。”
裴阿柱笑道:“老丈多虑了,我最擅驱邪退鬼,头上火焰三丈,妖魔鬼怪见了避之不及,你只管带我们去。”
李老丈端详打量几人,见几个汉子都年轻力壮,暗想:“他们人多,又有几个阳气盛的汉子,当可震慑鬼怪。”说道:“那好,几位客人随我来。”
李老丈在前带路,走了不到一盏茶时间,前面见到一个大庄院。那庄院背靠一座矮山,院子前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流经,倒是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
李老丈指着大院道:“就是那处院子,里面废弃无人,几位客人只管随便住,小老儿家中尚有些事,先行告辞。”转身就走。
裴阿柱追上前去,塞了一块碎银子给李老丈。李老丈推辞一番,纳入怀中,又道:“小哥有一事须谨记。住到那院中,夜晚切莫出来乱走,那后院尤其不要去,切记,切记!”裴阿柱点头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李老丈反复叮嘱几句,这才拱手辞别众人。
裴阿柱牵着马走近那院子,来至在大院门前,只见地上散满了枯叶。地上的枯叶被大风卷起,一时四下飘散。他将马栓在门前的几颗槐树下,走到院门前。
大院的两张朱漆大门虚掩着。裴阿柱只一推,那门“支呀”一声打开。院子里传来几声翅膀扑腾之声,两只乌鸦惊飞到屋檐上,“呀,呀”阵阵厉叫。
走到院子里四下一看,只见地上堆满枯叶,房屋和窗棂上布满灰尘和蛛丝。院子里的房屋都是青砖堆砌而成,除了几处窗户破损、瓦片漏光外,房子都完好无损。
穿过前院,里面是一个天井,日光从天井顶上照入,这时天色渐暗,屋内仍颇为明亮。
再往里走,是一个宽阔的正堂,屋子里空空荡荡,连椅子都没有一张,正中壁上挂着一卷发黄的纸画,上面是一个身穿将军服的官员和一位贵妇,料是这家主人的祖上。
又往里走,是两个四合的院子,每个院子都有十来间厢房。众人打开房门到各处厢房察看,只见屋内椅倒床榻,布满灰尘和蛛丝。
裴阿柱带着众人一齐动手,收拾了五六间房子,安放行囊。收拾完屋子,又各自到外面将马牵进院子,六匹马拴在前院老槐树下,三匹驮着贵重物品的马栓到后院的亭子旁。
入了夜,天气更加寒冷,亏得众人早有准备,一路驮了几袋木炭。入夜不久,各个房间先烧了几堆干柴,又在柴灰上烧起木炭烤火,各自入睡。
这夜,裴阿柱和李和尚同宿一室,李和尚躺到木板上就鼾声大作,声震屋梁。无奈,裴阿柱只得一手拿着齐眉棍,一手抱着半截裘被去隔壁找火二花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