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的年龄大概为40岁到50岁。全身上下除了一套睡衣,没有任何随身物品,也没有鞋子,身上盖有一层枯萎的芦苇。除头部以外,死者身上没有任何的创伤。
卫道抬头向四周看了看,在距离死者十多米远的地方,有一个黑色的行李箱。技术人员正举着相机在给行李箱进行拍照。
卫道走到了黑行李箱前。箱子里面没有任何物品,只在箱子上发现有少量的血迹。
“这个案子确实是有些棘手。”那个声音传来了。
卫道没有回应。
“我看你这回是无计可施了啊。”那个声音继续说道。
“我承认,这次的案子比较麻烦,不过,”卫道开口了,“我是不会束手待毙的。”
……
“廖队,我刚刚去技术部门拿到了报告。”会议室里,赵洁手里举着一小摞报告。
“好,那你跟大家说说看吧。”廖天说道。
“根据法医的报告,被害人的死亡原因为硬物击打头部导致颅内出血所致。受伤时,被害人头部处于相对静止或者相对固定的状态,死者应该是在熟睡或者失去意识的情况下遇害的,而被害人的体内并没有发现镇静类药物的成分,由此说明,凶手很有可能是死者的熟人,甚至是关系十分亲密的身边人。”
“而根据尸体的腐败程度以及天气的炎热程度,法医判断,被害人死亡时间应该在一个月左右,最多不超过两个月。”
“技术人员将现场发现的黑色行李箱上的血液进行比对,与死者的DNA完全一致。”
赵洁结束了发言。
“白建明,你那边怎么样?”廖天问。
“廖队,顺忠区分局已经调派了大量的警力,对周围进行排查和挖掘线索,目前还没有消息反馈。”
“我也通过系统,扩大了搜索范围,在全市内对失踪一个月左右、年龄在40-50岁的中年女性进行排查,却也一无所获。”
“而且通过技术部门的反馈,.kshu.om女尸的面部根本无法为我们提供任何身份信息,身上也没有任何表明身份的物品。”
“死者的行李箱样式很普通,也没有装有任何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虽然行李箱上的血迹证明了死者接触过行李箱,但这完全不能提供任何有效的破案线索。”
“抛尸地点过于荒凉,周围并没有监控,无法跟踪凶手的行踪。而且芦苇地附近的人员流动过大,排查难度太高。”
“要是照你们这么说,那侦查到这里,线索岂不是基本上全断了?被害人的信息一无所知,案件根本无法展开。”廖天显得十分焦虑,又看向了卫道。“卫道,说说你的想法。”
卫道思索了一会。
“案发现场是一个已经拆迁完毕的荒地,人迹罕至,如果不是勘探人员进行作业,这具女尸不知道何时才会被发现。”
“一个只穿着睡衣,却连鞋都没穿的中年女人,不可能独自来到这么一个荒芜的地方,所以这里应该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而且我初步推断,凶手应该对此地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在杀害被害人后,就用行李箱将死者尸体搬运到了这里。”
“这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心思十分缜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杀人。他先规划好了作案的过程,再精心挑选了抛尸的场地,给破案行动造成了不少的阻碍。”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个案子没办法侦破了?”廖天有些上火。
“不,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姑且一试,”卫道说,“也许这个案子破冰就靠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