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灶前看火的许晓娟看着徐长青进来便忍不住笑了。见就她一个人进来,婆婆并未一起进屋,她倒不奇怪。
婆婆向来开明,虽然在有些事情上严厉了些,但那是涉及到原则上的问题,在其他的事情上可不会斤斤计较。
挺着个大肚子的,起来累,再坐下又麻烦。一时都懒得站起身,好在不是什么外人,她便朝徐长青招了招手。
徐长青原本就正朝她走去,担忧地瞅了瞅许晓娟的大肚子,边快步来到她身前就轻声问道,“几点起来的啊?”
“没多早,就和你前后脚的工夫。粥是昨晚回房前煮开焖着,馒头包子只要蒸一下就行。坐这边,这两天累不?”
“不累。”徐长青并未如许晓娟所愿入座她身侧的椅子上,她利索地系上围裙,“就是笑的都不会笑了。”
许晓娟闷笑出声:可不是,昨天最终还是推出二十二桌酒席,单单给在场的亲朋好友敬酒那会儿就要笑僵了。
当时那个热闹的,她就是身子不便,不好到近处转悠,但听动静都可想而知昨天那一场婚礼到底有多隆重。
听孩子爸说敬酒那会儿,不单亲朋好友,就是村里来喝喜酒的长辈有一个是一个都包了红包,红包都要用箩筐收。
小三这回和前两年老二结婚时的场面就根本不一样,孩子爸原本还一直耿耿于心公公这一房在老家不受欢迎。
结果,昨天就见真章了。
不是自家四兄弟在老家不受欢迎,是整个老沈家还没谁的人缘能好到如同小三他们这对小两口这种程度。
这不?!
“你大哥就喝高了。多少年了,他都没这么高兴过,回来就一直拉着我说个不停,这会儿就还在屋里睡着。”
“没事儿吧?”
许晓娟摇头,“没事儿,好着呢,他是看你们终于举行婚礼完了一桩心事,接下来等小四成亲就远了。”
“那就好,这几天都亏大哥他们帮忙。”徐长青拿了把刀切菜,边切着边笑道,“卫民哥反而倒是最轻松。
晓彤姐他们昨晚是不是住到二哥家了,咋想的,又不是不知我和卫民哥早早就领了结婚证,还腾啥地方。”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怕他们在你家有人跑来要闹洞房呗,你卫民哥早就贿(赂)你晓彤姐帮忙哄走人。
你晓彤姐就说她还见过像你卫民哥这样的,就昨儿个白天大方,平日里恨不得把你藏起来,谁都甭想瞅一眼。”
来了,开始打趣起人来了,徐长青抿嘴一笑,边低头继续咔嚓咔嚓切菜着的回了她道:“说吧,我脸皮厚着呢。”
“当真?脸都红了。”
“不可能。”徐长青绝不承认,放下菜刀搁在案板上,她便抬头瞟了眼许晓娟,“是衣服颜色衬托的。”
“是嘛。”许晓娟仔细打量起她全身上下,“这一身好看,俏生生的,你白,穿红色其实比啥颜色都精神。”
徐长青汗颜,热锅倒菜吵着,想想还是忍不住提醒道:“你忘了我早前有多黑?我也就这两年捂白了。”
不说还好,一说起,许晓娟想起徐长青原先那张小黑脸,把她给乐的,双手捧着肚子便忍俊不禁地哈哈直笑。
何晓彤昨晚就料到她没准今早就起不了,因此她还特意让也挺着个大肚子的杨晓琳记得早上醒来时喊她起来。
结果杨晓琳早上睡过头,醒来就已经快要七点钟。再赶到那边时,她这人还没进上房的便听到许晓娟的笑声。
不像之前在路上,多多少少还得顾忌孕妇安全,想走快些也不得不耐下性子等人一起慢行,这会儿?
何晓彤见这会儿已经进院子,她便很放心的二话不说就将杨晓琳丢下,自己一人快步朝厨房那边冲去。
“大嫂,长青。”
“在呢,我们都在里面。”
杨晓琳瞧了瞧左边,瞅了瞅右边的,此时院子并无一人,她便一手叉腰,一手扶着肚子的直接去往上房。
上房东屋,此刻就坐了不少人,何二姥爷老两口子在,何老舅两口子,何三姨两口子,连沈明全两口子都在。
临窗大炕上坐着老少爷们,炕前地上以何二姥姥为首的女眷们则坐到一旁靠对墙桌子边上也在唠嗑着什么。
杨晓琳走近不知被谁已经卷起门帘子的东屋门口,往里瞅了眼,稍作迟疑的她便朝何二姥姥那边走去。
“……还是在家坐月子好。”何二姥姥耳聪目明地朝走近的杨晓琳招了招手,另一手拍了一下闺女何三姨。
何三姨反应极快,老娘的手刚一接触上她的腿,她便站起身,“坐这儿,我去瞅瞅咱新娘子准备好了没。”
“快了,您坐好了,我站着舒服。”杨晓琳忙不迭一手连连摆着,“我等卫安哥带孩子回来还要去厨房。”
何三姨笑笑摇头,“安心坐你的吧,老太太正说你的事儿呢,正好听了
提提意见,好让你妈早做安排。”
杨晓琳不解其意,正要开口询问,何三姨已经往走了,她只好就近捧着肚子坐到何二姥姥身边,看向婆婆。
何佩英其实并不想在三儿媳妇一早准备早饭马上要上桌的这个节骨眼上谈起上面两个儿媳妇待产问题,
她微微摇了摇头,“你二姥姥关心你和你大嫂这一胎在哪儿待产,这事儿等你们夫妻确定好改天再谈好了。
婶儿,我叔想回去让他先回去好了,我婆婆和您谈得来,小三儿小两口又在家,咱娘俩也好唠唠……”
何二姥姥不等侄女话说完便抓起侄女的一只手放手心的拍了拍,“不在你叔边上盯着,婶这心里不踏实。
下回,下回来了一准待些日子。你啊,也甭整天工作啊工作的,抽空和姑爷带你公公婆婆回省城转转。”
得。
被教育了。
何佩英乐得连连点头,“会的,如今就剩下一个小的,上面几个孩子都成家了,我和孩子爸有时间了。”
“那就好,回头你大嫂来电话,婶就直接跟她说你想通了,你弟妹当证人啊。”何二姥姥说完看向侄媳妇。
何老舅妈听得也是直乐得连连点头,只不过无须她再琢磨着措词回话,今儿个外甥媳妇的厨艺亮相了。
早餐过后,不提徐长青收到多少夸张的赞语,忙完这边的事宜,接着便是何佩英要带她和沈卫民去一趟大房。
沈老爷子和沈老太太老俩口昨晚又回到了他们老俩口的老地盘,也就是长子那边。按规矩,这一趟就非去不可。
当然,如可以,徐长青是想去拜见沈老爷子和沈老太太,以及沈家两位大伯二伯他们,但真心不想再收敬茶礼了。
这红包,那礼物的,之前收到的不提,单昨儿她一人就收了他们不少礼,今早再去敬茶的,说实话,很不好意思。
奈不住习俗如此,不要都不行,说文雅了是长者赐不可辞,说直白了这是规矩,又不是只有你一个独一份。
是不是独一份,徐长青真心不知,她是啥人情都有走过,唯独当新娘子进出人情不单没经历过,更是半知半觉。
原本白蜜那个白眼狼要是没嫁方俊那个王八蛋,身为白眼狼的妹妹,她肯定会有机会了解到更多人情世故。
最起码不会是听她奶一个说法,大舅娘又一个说法,再听沈妈妈和她姑的,好了,稀里糊涂的,都不知该听谁的。
好在她身边就有法宝——沈兄,他说可以收,她便收下就是了。听话不当家的孙媳儿媳总比自作主张的受人待见。
这回按照辈分一一奉上嫁妆里有提前准备好的礼物,收进来的回礼可算不是又只进不出,整得她来抢钱似的。
老爷子老太太三个儿子,不提她嫡亲的小叔子,剩下的小叔子也是不用给她回礼的,而且侄子侄女就老多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回徐长青便出手颇为大方的就小叔子一人一个带有文具盒的书包,侄子侄女全部一人一双鞋子的派发礼物。
当然,亲疏有别。
回家以后她还是没忍住给了小四一个纸箱。至于里面都有何物,反正绝不会输过于你三哥给你几个哥谢礼就是了。
沈小四瞅了瞅他三哥,大有他三哥脸色一个不对就不要的势头,把徐长青给乐得够呛,先打听看了再说呗。
她乐,沈小四更乐,有他三嫂这句话在,他三哥就输定了,他还怕啥,但……“哥,我听我嫂子的了。”
你敢摇头试试,弟我谁都服就服你!“别说我这个弟不听你话,咱爸妈就说了你在外都得听我嫂指挥。”
沈卫民斜倪起他,“连箱子都还没打开就啥啥都先说出口,你就不怕你嫂子给你准备了一箱复习题?”
“这有啥,我都答应了我嫂子将来当她学弟。是吧,嫂?”沈小四机灵的将问题抛给了他笑而不语的三嫂。
徐长青点头,“好好努力,等你考上我和你哥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我和你三哥奖励你一份大礼。”
沈卫民闻言瞥了她一眼,算是默认了。他伸手撸了把弟弟脑袋,“目前第一个目标,考进县中,年段前三。”
“到时候也有奖励的。”徐长青帮沈卫民补充上,“只要考进县中,我和你哥就包了你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嘶,这媳妇儿,一来就是大手笔!不过,这倒是不失一个好法子,既然督促小四,又能帮爸妈减轻负担。
沈卫民如何不知他媳妇儿这回收了他爸妈给的两个一百零一改口费,收得心里极为愧疚,连对谁提都不好提。
毕竟这真真是独一份,别说杨晓琳,就是大嫂也没此待遇,关键是连退也退不回去,提起就说他两口子嫌少。
这一碗水端得摇摇晃晃的连他这个当儿子的心里也跟着忽上忽下的,此事回头要是被老二两口子得知还了得!
“现在先别和咱爸妈提这些事,好好努力,熬过去你就是咱爸妈的骄傲,往后谁敢小瞧你沈老四对吧?”
对小四,你这鸡汤不行……
“懂!”沈小四重重点头。
沈卫民见状一愣,飞快转头忍笑着去整理摊在炕上的红包和礼物:有意思了,他这个亲哥还不如嫂子了!
“好爷们!”徐长青拍了拍沈小四还稚嫩的肩膀,“读书呢,肯定很辛苦,这世上就没有比上学更辛苦的活儿了。”
“就是!”沈小四非常赞同他三嫂这句话,不愧是真材实料的状元,哪像他三哥提起学习就好像有多容易一般。
这叫啥,这叫根本没把知识学精学透,学进去了只会觉得一步步的越来越深,还学习只要用心了,多简单。
“可没法子啊,这做人吧,先图一个痛快的,往后就老不痛快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有个姐,你知道不?”
沈小四点头。
很好!她就说嘛,小四还是好孩子,眼珠子到现在就一直没有多瞟眼那个纸箱。“她就是凡事先图个痛快。
有些话,我原本不想提的,既然今儿说了就到你哥俩听了为止。”徐长青等了等,见沈小四再次点头还表示会把住嘴,她就没再拖延的继续说道,“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她那个人比我还聪明…
…”
“不可能!”
“先听你嫂子说。”
沈小四点头。
“是真的。她记性可能不如我,但记性是啥,有些知识一次记不住,十次总不会忘了,但她怕累,太懒了。
因为是我爹娘第一个孩子,大家爱惯着她,她就更不想学习,她是真正没咋认真学习就考上了县中。”
沈卫民:“……”说的跟真的似的,不知是谁老拉着张小黑脸的只想撬开她姐脑袋瓜子瞅瞅里头都装了啥!
“但凡她多花一点点心思在学习上,我就肯定比不上她。不信,你问你三哥,你三哥就最清楚到底是咋回事。”
这锅?
沈卫民硬起头皮点头给背上了!“你嫂子之所以不惜暴露家丑说给你听,她就是担心你个大机灵走歪了。”
好好说话!徐长青瞥了他一眼,“走歪个啥?谁都有可能走歪,小四不会。就凭他是你弟,他都不会!
何况小四还静得下来,我对他有信心。我现在就可以和你打赌,十年以后的小四就肯定比你我更优秀!”
有毒!
毒点太多了!
偏偏这傻小子还就听他三嫂的,被捧得连精神气都一下子不一样了,眼珠子就贼亮贼亮的,真邪门了!
难道是他的教育方式不对,不然为何同样是一个引导,广白(长源)就能优秀到连他姐的点点东西都不要。
沈卫民回想起小舅子前世装糊涂装得丝毫他姐身家几许的神情,想起小舅子还连妻儿都瞒得严严实实的。
这就可能并不是他以为的小舅子天生像足了他媳妇儿这个姐,是教育,是引导,潜移默化的像足了他姐。
再看他媳妇儿如小四所愿的给了一把地下室的钥匙,看着小四屁颠屁颠地抱着纸箱去西屋,沈卫民摇头而笑。
徐长青见状觉得非常有必要向沈卫民解释她这次的先斩后奏,毕竟小四是他亲弟弟,她可引导,却不能随便作主。
“我就寻思着翻过年他就十四,也不小了。这么大的孩子,他已经有自己想法,咱们更应该拿他当大人看待。
孟母三迁,环境很重要,顺着他的心思把他周末假期的时间尽量拉回这边,这边风气好,时常回来于他也有利。
就是一旦逞英雄结交不良少年,在咱眼皮底下想掰回来也容易。到时候大不了把他带出去,咱们自己盯着好了。
其实要不是考虑到咱们当哥嫂的不好擅作主张,我挺想目前就把小四户口转到京城上学,人脉就是最大的资源。”
沈卫民默,扯了扯嘴角,摇头,“知道你想弥补我遗憾,但路铺得太顺未必是好事,还是等上完初中再说。”
“行。”
反正凭小四最后还心疼你这个哥,这辈子我就是掰都会把小四给你掰回来,他要还敢扎刺,瞅我咋修理他!
至于老二,那就法子了,顶多就是面子情。再说有房,等毕业两口子就有工作的,还想咋拉一把,差不多了。
唯有你压得他服服帖帖的,高高在上的让他明白和你距离拉得实在太大,他才熄了还老想拿你当对手看待。
他沈老二能老实下来就无须担心杨晓琳还敢跳,这家子算是就这么一回事了,往后给你添堵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徐长青仔细想了想,老沈家这边好像就沈老二一个刺头,不像她家那边还有个糊涂的小老太,算是安心了不少。
说实话,要不是为了沈兄,她都懒得费这个脑力去寻思。合则来,不合则散,干脆利落的一刀切,多痛快!
抛开这些烦人的人情往来,徐长青便开始准备起明天回门所需要准备携带的礼物,还有两个人明天要穿的衣物。
明天回门所需要携带的礼物好处理,比起今天给老何家和沈家两个大姑的回礼还简单,照清单收拾出东西就行了。
就连明天要穿的衣物,这个也好处理,全部叠得齐齐整整的,取出其中男女各一款衣物挂好,等明早穿就行了。
倒是清算礼金,以及结算婚宴其中还有一部分因当天太忙的缘故,还未结账的费用,包括族里还有人非不收钱的。
这些才是最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不收钱就必须要给谢礼才行,关键是给出的谢礼据说还不能两者价值过于悬殊。
倒不是她抠门,是沈兄说人情往来不能用钱一刀切,越是死活不肯收钱的人家,越要妥善处理才不伤大家感情。
说是不管这些人是有意搭把手,还是无所图的无意间帮了忙,仅凭同一个祖宗,统统都得当成至亲来认真对待。
反正说的可邪乎了,也不知哪来这么多说道,听得她脑壳都疼了。徐长青索性去清算礼金,这个,她内行!
沈卫民一时之间就只闻算盘珠子的动静,再转头一瞅,轻易便可见她双管齐下的另一只手握着笔也在忙乎着。
大材小用了!
沈卫民凑到她身边,悄声打趣道:“咋样儿,赚了还是亏了?”
“肯定赚的,毕竟咱这算是无本买卖。”徐长青好笑地学着他的样子轻声回话,“想知道赚了多少不?”
“多少?”
“还没统计出总额。”徐长青握笔的一只手点了点头翻开的人情账本,“我现在主要是添上各家随了啥人情。
像村里族里有些人家就老讲究的,给了一块钱的礼金不算,还带来咸鸭蛋,就连敬酒那会儿也包了一块钱的红包……”
沈卫民嗤笑。
“嗯哼?呵呵!”徐长青冷笑一声,“男人!好样儿的,刚娶到手还没三天就朝我打鼻腔了。”
“胡说。”沈卫民坚决否认,“我是鼻子不舒服。之前一直忘了问你,晓彤姐后来拉你去边上说啥了?”
“春联。”徐长青停下了笔,侧头看他,“她看今年到现在还没动静,问我是不是被谁糊弄了才不想干。
我说没,就是今年没啥仓库品,不想再折腾。再有就是回礼的事儿,她说咱们这回等于没收,客气了两句。
再之后就是说到年礼和明年正月拜年,我拜托她帮忙收些海货,不然咱们就是有再多的存货,出师无名的。
剩下就没说啥了,提了一句她两口子可能明年要调回
省城,然后我们约好了等正月再坐下来好好唠唠嗑。”
沈卫民点头,“不错,难得和你唠得来,调到省城也好,贺建民是正常调动,她想调到省站,火车站,可行。
就她以往的做派,当乘务员也行,好歹不会再跟以往一样辞职了跟贺建民闹别扭,婆家也不会对她心生不满。
开啥贸易公司,这(辈子)都好好的。贺建民能力不错,她又能赚些零花钱,小日子不要太好,你说是吧?”
徐长青心知他提的是前世何晓彤的境况,她倒是非常赞同沈卫民的想法,但谁都不是何晓彤,人各有志。
别说表姐,就是亲姐,都不好管的,最多就是给予建议。徐长青缓缓点头,“总归不会日子越过越不如以往。”
“对,就是这个意思。她要想赚钱啥的,你可以带她,但她要瞎寻思啥下海,千万要拉住,舅妈待咱不薄。”
懂!
说的是何晓彤她妈这回也特意赶回来参加婚礼,之所以喝完喜酒第一时间先回去,还是工作忙得不得了。
这就是情分,不单没拿隔房外甥当外人,一个当堂舅妈的还能请假亲自赶来,这就比给啥重礼还稀罕。
“你家亲戚都很好。”
“我的就是你的。”
一个纸箱看似不大,就两个鞋盒那么大,但里面的东西实在过于贵重,沈小四心花怒放之后紧皱起了眉头。
原本,他要三哥家这边地下室钥匙就是为了好藏东西,免得被妈找着回头又说教,但这回儿不汇报都不行了。
这里面的东西不是往常三哥三嫂给他准备的衣物鞋子,除复习书和磁带,就有差点没整明白的进口电子闹钟。
这也就罢了,这稀罕物没准就是舅姥爷给亲孙女的三嫂,三嫂想他往后安排好时间好好学习又转赠给他这个弟。
关键是还有一个只有他两个巴掌大不了多少,用来听磁带学外语的稀罕物,不用寻思这玩应儿就值老鼻子钱。
西屋的炕也靠在前窗,推开玻璃窗就是屋檐下的廊道。宽阔的廊道堆放的就是还没来得及整理归纳的一部分贺礼。
这部分干货的贺礼瞅着就是三哥三嫂打算让爸妈带回县城的家,那带回来县城是便宜了谁,毫无疑问就是他!
既然连三嫂都拿他当亲-弟的,那他还为了避开妈说教还瞒下来好像就更不应该了,没得让妈还不知三嫂有多好。
大姐去年回家就说过的,甭说他没影子的媳妇了,就妈的脾气,往后就是靠三嫂照顾的,要对三嫂好一点。
的确!
三嫂这人不会像大嫂叨叨念,更不会像二嫂眼皮子浅的刚给了一毛就想要回一块,三嫂就比三哥还爷们!
爸在私底下就老嘀咕三嫂不是拿他当小叔子而已,是三哥说的爱屋及乌,三嫂就拿他当成了自个亲弟弟。
三嫂这人就是徐老舅当顶门户的长子养大,有责任感,又护犊子,他听三嫂的好好学习肯定不会有错!
不过,应该也是因为当顶门户长子养大的缘故,三嫂就不像大嫂二嫂会说好听话哄婆婆开心,这可不行!
沈小四立即双手一撑的下炕,将炕上摆放着的东西一一小心翼翼地放回纸箱,再将纸箱塞进柜子就出门。
出门前经过堂屋他也没想跑进对面东屋去打扰三哥三嫂。三哥三嫂明儿还要回门,这会儿他们肯定忙着呢。
何佩英看着跑进家门就赖在她身边寸步不离的老儿子,奇怪的,只是这会儿大嫂二嫂在场,不好逼问孩子想干嘛。
“……妥了,咱们家亲家都好说好。甭问你二嫂咋样,她就瞎讲究。你寻思哪回走她娘家的礼,她不哑巴了啊。”
徐春喜被大嫂牛月娥这么一说,她不由乐得哈哈直笑,但心里哪能没点子遗憾,往常还能帮娘家客气两句。
可如今嫂子和弟妹又不是不知别说她侄女,就是她弟也不是同一个爹所出,好在孩子他舅姥爷(程老)是个厚道人。
昨儿个娘家送亲就让孙女大爷二大爷出面,就连昨儿个坐席,孩子他舅姥爷也让着孩子他姥爷先坐下,再入座的。
对,她的娘好人,也是可怜人,可要是让她娘跟孩子他舅姥爷走了,不接着和她爹过日子肯定是不行的。
谁说都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