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拾壹(2014武汉工地)
?????????时间回到2014年,我在五月底辞职了,因为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全家都会在六月底之前搬离这里,每天都有人家陆续搬走,我早已决定要回老家,爸爸曾问我要不把老家房子卖掉在上京买房落户定居。我非常肯定的回答:不要,尽管从出生到现在我做过很多任性的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一次我不会再任性了,我早已厌倦了这座城,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曾经居住出没的地方相继被拆后,剩下的只有回忆了,若干年后不会再有人知道这段历史了。这里每天有各种商贩生意人,骑自行车卖粽子的老大爷,挑着扁担卖米酒的老婆婆,走街串巷瞎了一只眼的算命老头儿。摆摊炸油条的中年夫妇,一辆装着火炉的推车一把大遮阳伞撑起来的烧饼摊。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位老奶奶每天早上都会提着篮子在街上叫卖:苞谷(玉米)。。。。。说的是方言我听不太懂无法用文字来形容。还有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补塑料盆的手艺人,也有上了年纪退休赋闲的老人,每天下象棋围棋,斗蛐蛐儿蝈蝈儿。
???????以前住在这里的人都消失殆尽了,尽管我们搬过几次家,但始终还住在这一带。只是这次是彻底的要离开了,我在这最后一个月里,每天或走路或坐公交车的游遍了整个上京城区,到了很多之前知道但从未去过的地方,用手机拍照记录了下来,爸妈早已把辎重变卖了,实在需要的就用火车托运回去,临走的那一天,我最后看了一眼这里的环境,街道墙上早已写满了“拆”字。
????????2014年7月,我们全家都回到了咸宁老家,和大伯住在一起,房子是我爸妈出钱请舅舅找人建的,早就建成好几年了,一直没有装修,去年爸妈过年回来给了大伯三万块钱,请他找人装修一楼并搬来这住。这块地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共有三层楼,这样的私宅在咸宁这种小城市还有很多,基本都是三室一厅起步,商品房小区也是如此,比大城市那种小户型的房子大多了。我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后,才明白原来以前自己住的地方是真的小。
???????爸妈开始着手装修剩下两层楼和院子。前前后后花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大伯自从失去孩子后就和伯母搬到城区来打工,跟我舅舅在工地上做建筑工人,每天极其辛苦。干了几年后因年纪大体力跟不上,只好不再做了,后干起了收废品的工作,一直干到现在。大伯每天骑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出去收废品。伯母则在家拆废品。我对咸宁这座城市不太了解,起初每天和大伯出去收废品,没几天,因天气着实炎热,索性不再出去了。每天在家看杂志《Vist看天下》和《南方人物周刊》,以及《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简直就是宝藏。我强力推荐信得过我的人去看,稳赚不亏)
????????一直看到九月,某天舅舅来我们家看房子的装修进度。恰好他要去武汉工地做事,需要人手,就拉上我去给他们工地的工人做小工打下手,我也是好奇,想去工地看看到底有多苦,就和舅舅一起前往武汉,我们来到工地,附近都是老式居民楼,我们和其他工人要在这里盖厂棚,做一些泥瓦匠做的活。至于那种高楼大厦,没我们什么事,有其他的技术工人做,他们一群人三十多个住在一起。我们一行十人左右住在一起。都是咸宁人,讲咸宁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