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洋笑道:“那是自然,职工们忙忙活活的,图什么?不就图按月发工资,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吗?工资能按时按点发下来,他们还闹啥?”
田正民了然的点点头,钟海洋所言有理,田正民听了却是心里一阵泛酸,阳泉百姓民风淳朴、观念陈旧,懂的只能是安分守己的过日子,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天有多大。
一棉、四棉虽说是国有企业,但大部分工人都是从阳泉当地招来的,职工们的素质普遍低下,文化程度大都是初高中没毕业,小学的也有不少。
这些工人通过招工的形式来到一棉、四棉,满以为捧上国家的铁饭碗了,往后的日子就可以旱涝保收,没想到一棉、四棉这两家国有企业也有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的一天,破产也就罢了,国家也撒手不管了,这让两家厂子的职工顿时感觉到了没地方说理去。
所以他们只能上访闹事,希望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引起政府的关注。
田正民说道:“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我会想办法,无论如何先把拖欠职工们的工资补上,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钟海洋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他说道:“三百万,不是个小数目啊,田主任,这可不能信口开河。”
“怎么?不相信我?”田正民笑道。
钟海洋摆摆手,说道:“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怕你坐蜡,若是能把拖欠职工的工资发放了,大家自然求之不得,若是太困难了,先发一部分也行,大家还是能理解县里的难处的。”
听听这话,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国企职工,淳朴、善良到了令人无话可说的地步。
“惭愧啊!这些问题本就应该早点解决,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让大家寒心了。”田正民感叹道,说到这里,田正民脑海中莫名浮现出龚建群那张微笑着的脸来,对两家厂面临的问题,龚建群真的一点都不清楚吗?他非常怀疑!
钟海洋听田正民说得如此真诚,心里头对开发区一班人的一点点怨念也烟消云散了,他说道:“有你这句话在,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田正民站起来,说:“那好,您就安心等我消息,我就先回去了。”说话就要往外走。
钟海洋喊住了他:“田主任,你等等。”
田正民停下脚步,微笑着问:“还有事?”
钟海洋笑了笑,扭头看了眼陈旭阳。
陈旭阳感受到钟海洋意味深长的目光,随即笑道:“两位领导谈,我先下去了。”
田正民点点头,陈旭阳快步离开。
钟海洋走进里屋,不大会儿工夫拿着个牛皮纸袋子走了出来,他郑重其事的将纸袋递给田正民说:“这是前几天厂财务科的老刘偷偷塞给我的财务报表,我翻看了一下,是厂里的‘二号账本’,报表上详细记录了这两个月内来莫有利的支出款项,里面就有开发区划拨过来的一千万款子,已经被他挪用的七七八八了。老刘费了不少劲才弄出来,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能够还大家一个公道。”
田正民捧着纸袋,感觉到这个纸袋分量是如此的沉重,这不仅仅是一份有力的证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感谢你的信任,废话我就不多说了,你等我的消息吧。”田正民把牛皮纸袋子塞进怀里,匆匆走出了钟海洋的家门。
“田主任,回开发区吗?”陈旭阳回过头来问道。
正在思考问题的田正民幡然醒悟过来,他说道:“回去吧。”
陈旭阳答应了一声,跟司机说:“回开发区。”
车子的速度提了起来,风驰电掣的往开发区方向驶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