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个月的工资
当初母亲为了锻炼我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早说家里会的经济会支持我到读完大学以后参加工作的第1个月,因为工作第1个月还没拿到工资,但以后有工资了就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
没发工资的那大半个月都是省着来用,深圳的物价什么都不便宜。记得有一天傍晚下班,六、七个人在楼下的小店吃快餐,我们基本都是点最便宜,5块一份的青菜肉片饭,而且是把整个碟吃得干干净净的,光亮的可以做镜子照出个人影。
惠而浦是每月10号发工资,快到发工资那几天已是囊中如洗。同事们说其实工资有时8号,9号就会打进去。那时候公司只给我们办了农行的存折,所以8月的8,9号都有去农行打存折,愣是没有收到。
到了10号那天早上,事情不多,所以又出来去公司附近的农行排队打存折,听到存折在机器里面吱吱吱打印的声音,心里有点小激动。拿出来看第1个月的工资有1千八百多,确实是有点兴奋和感慨,20多年了,第一次凭自己的努力赚到了工资。当下在窗口先取了八百,接下来的这个月可以稍微改善生活了。
二、第一次收到小费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绝不是口号,而是一直贯彻在的深圳人的精神。效率高的人赚的钱就多,贫富差距已经拉开了明显的距离。社会上崇拜有钱人,有钱人也喜欢用钱去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有一次和迪叔去修洗衣机,迪叔是修洗衣机的高手,活干得好,客户一高兴,就给了我俩一人100块钱的小费。我开始拿的钱不知所措地看着迪叔,迪叔发现我是第一次收客户的小费。给了个眼色,示意我赶紧收起来。
出来之后还是觉得心在蹦蹦跳,但又有点心花怒放的感觉。下班回到宿舍,迫不及待的告诉阿Q叫W,今天的“奇遇”。然后我们三个人在楼下的饭馆,点几个小菜,吃了顿好的。
正在吃着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个熟悉的声音:“老板娘,拿碗汤河粉。”原来是六哥,于是叫他坐过来。
阿六是下班以后在宿舍睡了一觉,才下来找东西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和阿六已经比较熟了,可以肆意的开着玩笑。阿Q和阿W还在安装部干着苦B活,时常听到我和维修部各种神奇人物的交往,有点羡慕不已。
阿六是有故事的人,好几个怎么去搞定女朋友的故事,已经在维修部流传,时常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于是阿六给我们讲起来了,公司的各种传说和故事。
他说了F部长是怎么上位的,他刚到这家公司也是从安装空调做起,慢慢地崭露头角,他是湖北人,所谓的九头鸟,为人处事也是颇有手段。而当社会服务部前任姚部长决定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从经验资历上来说,另一位张副部似乎更有机会,或大家更看好他能接替姚。但F不知用什么手段搞定了姚和上面的领导,最终在姚的推荐下,公司决走让F来做售后服务的部长。
张副部就是第一次我们来面试的时候,给我们安排午餐盒饭的那位。
“那我们来了这么久,怎么也没见到张副部呢?”我好奇的问。
“早就让F部调了他去西安做网点主任,也不要他回来,他在这家公司已经没戏了,迟早会被人干掉。”
阿六又提醒我们说:“负责结算的罗姐和张是一伙的,你们在她面前说话要小心,她会去工厂找人告黑状。”
“难怪他在办公室也不主动和我们说话,提起F部长语气总有那么一点都不屑。”
原来这个公司也一真有不同的帮派,现在几个主管中,杨和颜是F要用也要防的人,谢则曾经和F有过不同的经历,虽然大家都看不起谢,他也没什么能力,只会装,但F还是让他做安装主管。“这个位置,光私卖铜管,都能赚不少钱。”阿≥有点无奈地说。
聊着聊着,也聊了许多人和事。一顿饭下来,让我们觉得受益匪浅。
虽然没出社会的时候,也知道这个社会很复杂。但真的身临其境,要自己去面对这种复杂的关系,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去处理,或者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会处理得好,如鱼得水的永远只是少部分人。而这些是学校或者书本上永远不会教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也是另外一所大学。每个人进到染缸里,染着染着就变色了。
三、第一次去工厂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