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零三年,四月八日,江西龙虎山。
“这里就是本次旅行的第二个景点,龙虎山天师府,各位旅客可以看到府前的门面,天师府位于鹰潭上清镇,临清溪,为张氏历代起居之地,原建于龙虎山脚下。北靠西华山,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
一行二十余人,皆是各玩各的,要么拿出手机对着山上的天师府拍照,要么低头与同班交谈,只有少数几位徐娘之年的妇女听着导游的介绍。
“姑娘,这几百年前的老古董,现在还有人住吗。”人群中,有个中年男子突然提问。
“先生是这样的,天师府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遗物。而且府院里很多建筑都是重新修理过的,里面还是有道士居住的。”见终于有人提问,导游小姐来了精神,继续说道。
“据说天师府里有专门建造的狐仙堂,并且据说这里为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所建。不过由于政策和土地的原因,有关部门可能会在近期对于天师府进行迁移工程。”
“而且,我们这一次的观光机会也是好不容易白争取过来的,从二零一八年开始,道教四大山就已经不对外界开放了,这也是为什么本次收费会比以往要…”
导游的声音被中年男子抛之脑后,他打量着面前高峰上的天师府,别说门面了,连个在门口的道童都没有看到。
“难以想象啊,这种地方居然还有人住。”中年男子感到不解,已经这个年代,但这里除了一开始在进入口看到的信号塔外,就没有多余的现代化设备了。
就连这台阶,都好像从没维修过一样,在爬上来的途中他有多次被破损的台阶磕到脚差点摔倒。
说是道教圣地,摆明了其实就是没人愿意来维修的一块遗迹得了。
他刚想到这,感到脖颈有些酸痛,脑袋左右扭动着,却见一女道童背着一箩筐的药材,从远处而来。
那孩童一身道袍,挽着道髻,长得粉雕玉琢的。双目清冽,朱唇贝齿,约莫八九岁大小。她见到天师府前头一次出现那么多人,感到奇怪。
不过,她只是在众人身上多看了几眼后就继续背着箩筐,一路蹦蹦跳跳地踩着台阶,往天师府上走去。
“还真有人住啊…”中年男子愣了神,突然想到什么一样,朝前快步走去,“诶!小朋友,等一下!”
那女道童闻言停下脚步,转身歪头看向中年男子。
“施主有事吗。”她声音清脆,又带着些清冷。
她注视着中年男子,丝毫没有一点孩童对陌生人持有的警惕性,多的却是淡然,清雅。
“小朋友,只有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吗?”男人说着,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一颗糖果,递给道童。
道童望向那颗糖果,撅起嘴,满脸的清雅淡然消失得一干二净。
嗯…师父说不能随便吃外人给的东西的。
她摇摇头,表示拒绝,又回答道。
“道观里现在只有师父在,师兄师姐们都外出啦。”
“这样啊,那你们住在这里,不觉得无聊吗?”男人觉得有趣,面前的道童虽然与别的孩子不同,有着别样的气质。
“无聊?”道童像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词,大脑的反应有些迟钝,她想了想后,神色很确定的摇了摇头。
“可真是难得。”男人笑了笑,随后从包间的夹缝中拿出一颗珠子。
沉香珠,妻子去世前一直佩戴着家里传下来的手链,这沉香珠却没有佛头,并不是给佛教开光的那种,而且正儿八经的,没有任何加工过的原木珠。
自从妻子离世后,这手链也不见了,唯一能找到的只有这一颗沉香珠。想到妻子生前最想来龙虎山观景,现在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这颗珠子,可不可以帮叔叔放到你们天师府?”中年男人小心翼翼地说着,同时注视着道童。
那女童两道眉毛挤在一起,样子却是好玩。
托付信物而已,大概不会被师父责怪。
她点了点头,接过珠子准备离去。
“你等等。”见道童答应,男子算是放下了心,自己也算是完成了亡妻的一个心愿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