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黄河,离家的行程就不远了,郑慈一行三人先到了周世全家,把事情来龙去脉讲了讲,也把卖烟草的事情汇报汇报。周世全让周思念去拿些以前家眷的衣服,让燕儿挑了挑,换好衣服,燕儿更显得动人,年轻的花儿略微打扮打扮都好看。周思念也看得入迷,从燕儿进门的那一刻,他就能看到思念的心思。当然,他也能看出来,燕儿对周思念没什么爱意。那么郑慈呢?对燕儿也没什么感觉,觉得性格太刚烈。先在周家吃了吃饭,郑慈就回家了。回家后,郑慈也跟爹讲了讲贩烟的事,也讲了燕的事儿,讲燕儿的事,主要也是想让爹帮出出注意,救人。
嘿,但老人家可不这么想,郑昌爹想的是儿媳妇,也不明说,于是就想跟郑慈过去看看,郑慈还从没见过爹有这么大劲头,另外一老头子去了也不妥,于是想带郑慈娘一起过去。郑昌郑慈娘郑慈一家子第一次全齐了去周世全家。
周世全见全家来,也明白什么意思,于是也叫了燕儿和周思念出来。周世全跟郑昌使了眼色,郑昌也心知肚明,先要救人。毕竟燕儿的娘还在河的北岸。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而且钱对周家来讲,九牛一毛。但是事儿该怎么办呢?商量后,周世全找了三个帮手,郑慈,周思念跟女孩子一同回去,把钱还了,押票拿到手,把债给平了,先解女孩子的围。
第二天一群人浩浩荡荡赶去了河北。周世全决定还是跟郑昌商量商量,女子到底花落郑家还是周家,思念比郑慈小,还有时间,可周慈很喜欢该女子。女孩子还比郑慈大一岁,那就比思念大的多,而女子也似乎对郑慈有意思。现在主要问题是,郑慈对女子是否有好感。另外周世全还给郑昌讲,他远房亲戚战争后又回来了,亲戚也是地主,隔几个山头,比他家家业大。郑昌有找过周世全关于郑慈娶妻的事儿,周世全也比较上心,他远房亲戚的私塾有个老师,老师的女儿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应该跟郑慈对脾气,但是跟思念可能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感情这东西,好像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不搭的过一起,稀里糊涂的又离婚了,其主要也是要平。所谓的对眼,你见了就笑,见你就笑的人。思念孤儿,性格也大大咧咧,另外从小无父无母,可能也有恋母情结,整个小女孩,估计也不待见。周慈呢,还是喜欢比较温柔型的,燕儿别说进家门儿了,跟自己都不搭。如果按周世全以前的架势,肯定连架子都不会放下,经历过死生,家眷死生,坦诚多了。
周世全叫了车夫,备了礼品,带着郑慈父母一同去了选房亲戚那里。由亲戚引见,一起都见了程老师的家人,程老师的女儿叫程青,青青园中葵的青,郑慈父母见了满是欢喜。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是一家人,一眼都有眼缘,周慈父母巴不得现在都把媳妇接回家,但未免失礼。一行人辞别后,商量择日再来拜访。门当户对其实是平,郎中儿子配老师女儿,如果天意弄人,月老乱点鸳鸯谱,可能郑家也都麻烦。老人言,身正没摘出墙杏,家贫不娶懒惰妻,身悲勿恋富家女,命贵不染青楼女,人在难处莫加言,嫁人嫁心不嫁财,娶妻娶德不娶色,女贵在安分守己,男贵在独守一女,灯红酒绿迷人,眼粗茶淡饭见人心。
道法自然,没有爱的死去活来,也没有爱的心如止水。一行人解决了燕儿家的事,都回了周家,燕儿落住在周家,也对周家感恩戴德,郑慈也回了自己家,父母问了郑慈对燕儿的看法,郑慈觉得不大合适,另外郑慈父母也知道,燕儿比郑慈大一岁,老话有讲,女大一,子孙稀,郑家本来就世代单传,也不想断了香火。父母择了良辰吉日,又备了礼品,带郑慈去见了程青和程父,两个人也一见钟情。
世间有一见钟情就有日久生情,燕儿和思念也在周家过着开心的日子,周世全看着飞来的双飞燕,也眉头舒展开来。
但是感情这东西,还是讲究平,王八看绿豆,彼此对眼还好,不对眼,有丁点裂口,赶紧弥补,或者一边倒,得赶紧支起来,一定要平衡,不平衡,久了吵架,窟窿越来越大。周思念从小孤儿,吃了上顿没下顿,干瘦,有点滑头。行好命好,有干爹做后盾,也暂时平了燕儿的心头不满,另外燕儿心底肯定还是喜欢郑慈。
预知详情,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