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北麓,一座植被丰饶的小山丘前,停下了一辆出租车。两个男青年从一辆出租车上走下,正是风启和元穷。两人已经抵达了秦始皇陵的科考地点。
“话说你都带了些什么呀,这大包小包的。“风启说道。
“这不是要下墓嘛,我准备了不少可能用得上的东西。”元穷说着打开了行李箱。
“我不是都说了嘛,咱们不下去。“元穷无奈道。
“不下去?”元穷疑惑道
风启摇了摇头,道:“你以为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没有开挖。主要就是不想因为开挖导致人的活动影响到墓穴内的原本状态。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考量,咱们自然进不到秦始皇他老人家的墓穴里。”
“那咱们还怎么找啊。“元穷着急地问道
风启不紧不慢的说:“虽然进不了主墓穴,但科考队已经通过周边墓穴获得了许多主墓穴的信息,也有很多从主墓穴内获得的研究材料。咱们可以从中先着手研究。”
就在两人交谈之时。一辆敞篷电动车开到了两人面前。车门打开,一位身材魁梧,皮肤被晒的黝黑的中年男子从车上跳了下来。
“小风你们来了啊,怎么样,你老师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吧。”中年男人和气的说道。
“郑老师,好久不见了呀。老师他身体很好,什么时候您有空了,到京城去,咱们把老师叫上好好一起聚聚。”风启回答道。
“那估计没空,我这里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啊。”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说道。
来的正是秦始皇陵的科考队负责人郑垦,十几年前他也跟风启的老师做过研究,当时风启年纪还很小。
“你们这是认识?“元穷虽然有点惊讶,不过想起风启本就是做考古研究的,认识秦陵科考队的队长自然也解释得通,道,”那就方便的多了,郑队长,咱们对于秦始皇主墓穴的考察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我想了解下有没有能对我们研究有帮助的成果。“
“行,那你们跟我来吧。”郑队长也不啰嗦,赶忙爬回车上,示意两人赶紧上车。
自打上周末从元穷口中得知秦始皇陵和元穷他们的研究有所联系,他便开始兴奋起来。郑垦在这骊山上日日夜夜忙活了十几年,也没能从地下的秦始皇口中得到再多有用的信息。听元穷的讲解后,他也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郑垦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从这个冠绝世界的科学家手中,能不能诞生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线索。
很快,小车便开进了陵园旁边的一个建筑群内。。
“这里就是我们平时进行考古研究的地方。你们跟我来,我带你们去看你们想看的东西。”郑队长停下车,对风启和元穷说道。
说完,郑队长带着风启和元穷走进了靠里的一间屋子,走到一个精巧的玻璃柜前,说道:
“这些都是借助隔绝空气的设备,从秦始皇主墓穴内获得的样品。”郑队长有点炫耀的说道。“有土壤样本,水银样本等等,还有一些珍惜文物,你看能不能帮到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