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19点,克鲁斯堡剧院座无虚席、盛况空前。而且与以往的世锦赛决赛不同的是,今天现场观众席上来自中国的观众至少超过了一半。根据世锦赛门票的销售方式来看,这些中国观众可能绝大部分都是后来买的高价黄牛票,特意来现场为两位中国选手加油、助威的。
两位选手握手致意后,2016年世锦赛最后的决战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第26局,由唐轶开球。开球后,散开了5颗单独地红球,其中两颗紧挨着黑球,封住了黑球左右底袋的下球点,但右侧黑球上方、边库旁边有颗红球有一个打带跑的机会。
虽然母球离顶库较近,但基本不影响杆法的选择,虽然手架只能放在顶库上,但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影响也不是太大。丁俊辉还是选择了进攻这颗红球,想试试手感如何。
但丁俊辉的这次击打点位未能打正,触球点打厚了一些,目标红球在袋口反弹后,先将右侧另一颗单独的红球撞到绿球旁边,然后自己碰左侧边库后也反弹到了绿球右侧;而母球也没能按原计划跑回开球区,反而将包围黑球的两颗红颗K离黑球,自己留在了黑球旁边。从母球留下的位置来看,被K开的两颗红球理论上都有下球机会,但难度都不小:一颗有薄左侧底袋的角度,一颗有推左侧中袋的机会。
唐轶先是确定肯定要尝试一下进攻,但到底打哪颗需要考虑一下:推中袋中球,母球肯定只能留在下半台,如果目标球不进,至少还有另个两颗红球很可能会留下进攻右侧底袋的角度;如果薄底袋红球,如果目标球不进,由于母球是往上方跑,除了目标球会留在什么位置无法确定外,只有原来丁俊辉进攻未打进那个颗很可能会漏出右侧顶袋的机会,但难度应该也不小(要看母球实际停留的位置),其他红球应该都不会漏出机会。所以,经过利弊权衡后,唐轶还是决定薄底袋。
但是显然,唐轶经过短暂休息后,并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甚至有可能因为小超找到了他近期时常“短路“原因但又无解决办法,反而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因为这两个进攻选择,说实话确实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他自己状态好的话,进球成功率起码超过九成。在他状态好、自信心强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会进行上述的权衡,直接就会凭感觉选择进攻方向了;既然他下意识地进行了一番利弊权衡,就说明他已经对自己的这次进攻信心不太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