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局比赛结束后,唐轶给裁判示意后,来到洗手间放松清醒了一下。被拿到赛点的情况下,被卡特连扳三局,要说还一点都不紧张,那肯定是自欺欺人。唐轶自已的第一场世锦赛比赛,就已经历类似的情况,只不过那次是他在0:9落后的情况,完成了10:9的超级大逆转
而在今天的决赛中,唐轶变成了大比分领先的一方。虽然唐轶非常敬重卡特与病魔抗争的不屈精神,但在比赛中,他可不想变成卡特顽强拼搏精神的背景板。
重新整理好心情的唐轶快步回到赛场,在观众热烈掌声中,拿起球杆准备进行开球,决赛的第13局比赛开始了。
唐轶这次开球将母球放在了咖啡球与黄球之间,并相对靠近咖啡球一些,然后选择了左塞低杆击打红球堆左侧倒数第二颗红球。母球在碰到目标红球后,继续向下撞到底库,由于左塞的效果使得母球弹向左侧边库,然后再准备从蓝球、咖啡球及绿球之间穿过后回到顶库附近。但显然唐轶可能是之前想得太多了,反而却忽略了开球。这杆开球在旋转和力度上出现较大偏差,母球在碰左边边库后的线路明显太低,母球直接与蓝球正下方进行了碰撞后,将蓝球顶到了黄球后面,而母球自己却停在了右侧中袋上方、距右边边库不远的位置。唐轶对于这个开球结果,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走回自己的座位上。
卡特上来稍稍观察了一下球型后,信心十足地选择了进攻最右边一颗单独红球的右侧底袋,从其选择的瞄球角度来看,他是准备让母球通过底库的反弹后,绕过黑球后再直接去叫黑球同一个袋。但可惜的是,目标红球稍稍打厚了一点,红球直接打到了右侧底袋下角的外侧弹了出来,而母球则在一库后碰到黑球旁边的红球后,停到了黑球左上方,如果目标红球打进正好还留有进攻黑球右侧底袋的角度。
此时台面一共散开了7颗红球:红球堆与黑球之间有三颗散开的红球;靠近左侧边库有一颗红球(就是刚刚母球借停时碰开的那颗球);然后卡特原本的目标红球则在黑球右侧,应该是没有挡住黑球右侧底袋的下球路线;最后在粉球右下方一点还有两颗。
唐轶上来后一看,就发现黑球上方三颗散开红球中最中间那颗,与卡特原来的目标红球之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组合球机会,打了这个组合球后,母球正好是一个黑球左侧底袋的自然角走位。由于目前几颗散开的红球分布都比较清晰明了,唐轶大致一看心里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案,于是唐轶也就毫不犹豫地打掉了这个组合球。
唐轶再通过进攻黑球时,马上用母球撞击红球堆底部进行K球,并同时借此停下母球来收原来黑球上方三颗红球中最右侧的那颗红球的右侧底袋——红球堆被从底部K开,并准确叫到预想中的目标红球。至此,整个局面可以说已完全破解了,正常情况下一杆超分是几乎没有问题的。而如果要想像转播画面已开始提示的去冲击满分杆的话,则正中间几颗还贴在一起的红球还需慎重处理。
唐轶先不慌不忙地围绕黑球将最下方的几颗红球先打掉,然后在打第7颗红球时,并未选择最左边单独的那颗红球,而是选择了进球有较大难度的、红球堆最中间的一颗红球的右侧中袋。通过击打这颗红球,唐轶准备顺便再对红球堆进行修正,既然选择了这个有一定难度的打法,那唐轶的目标当然就不再是简单的获胜了,而是想再次尝试一下147的目标。
在目标红球空心落袋的同时,母球同时将右下方的一颗红球带了出来,而且这颗红球在跑出来前,还有顺带将两颗相连的红球K开,这是一杆可以打100分的完美K球,至此台面上也再无相连的红球,就看唐轶能否把握好这个非常好的机会了!
随后唐轶沉着冷静地继续围绕黑球进攻,只用了9分钟左右就打完了15颗红球,此局及整场比赛早已失去了悬念了,就看看唐轶能否打出他的第5杆满分杆了。
此时蓝球还在黄球上方(唐轶开球失误时碰上去的),粉球在点位左侧下方一点、几乎与黄球在一条直线的位置,咖啡球也是在开球时被蓝球碰到了离开点位右上方大约半颗球的位置,其余三颗球在点位。
目前需要击打的黄球,母球位于球台正中稍稍靠下靠右一些,是一个中距离的进攻。
黄球打进,母球通过两库绕台,叫到绿球右上顶袋,但角度稍稍走少了一点,对叫咖啡球有一点影响。
绿球打进,母球通过顶库的反弹后角度有点不够,未能避开咖啡球,而是碰了一下咖啡球的左侧薄边后停在了开球线上,但好在还是能够继续进攻右侧顶袋。
唐轶轻轻一点,咖啡球稳稳落袋,母球则是继续向右侧移动,叫到了蓝球的左上顶袋。
蓝球也没有问题,母球则是通过顶库、右边库两库走位,叫到了粉球左侧底袋。粉球进球也没有任何问题了,此时最后一颗黑球有两种较为简单的叫位方法,一种是用中高杆让母球跟随粉球前进,来叫黑球右侧底袋;另一种方法则是用左塞低杆,让母球在击打粉球后向右侧移动,来叫黑球的左边底袋。这两种方法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都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杆法,看来唐轶在半决赛错失的147要在决赛中弥补回来了!
唐轶看了看粉球、黑球的位置后,还是选择了后一种杆法,一来是自己本来就在球台右侧,这么打自己就不用再绕半个球台到另一边去击球了。同时,唐轶也是对自己说道:“在哪里跌倒的,就在哪里爬起来!上次是打左侧底袋出现失误,今天就要通过打同一侧底袋来弥补!”
也许是对这颗粉球想得过多,或者是由于太过放松(或是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太多紧张?——想要与上次莫名其妙地失误较劲),本来没有太大难度的走位,反而出现了一点问题!母球力量太大,母球停在了黑球的下方,最后的黑球居然走成了一个反角度的薄球!
但即使这样,这种球不要说职业球员,就是对于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只是要求单纯的打进黑球的这种情况下,都可以说是难度不大。
结果唐轶最后不知道又出了什么状况(也许是昨天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也许是刚刚击打粉球时的简单叫位失误带来的心理暗示?),结果这最后一杆又稍稍打厚了一点(昨天是打薄了一点),黑球打在了袋口的下角外侧,再反弹到上角外侧后弹出了袋口(正好是与昨天相反的过程,也许唐轶就是因为昨天打薄造成了失误,今天就下意识地往厚修正得过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