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国,济通城外。太阳刚过了中天,开始慢慢向着西边滑去。清风吹拂,天净如蓝海。一行军甲骑兵,正走在城郊的路上。
“大哥,家里来信了”,正在展开信件的青年一身青衣正骑在马上,看上去他的年龄并不大。
“哦,家里出什么事了?”,骑着马走在前面的黑衣青年没有回头道。
“老爷子来信说皇上因病已有半个月不临朝了,父亲担心朝中恐有变动,已经让二哥带着三十骑唐家军赶往京城协助老爷子了,父亲让我们做好调动的准备”,青衣青年继续说着,“咦?”
“怎么了?”,黑衣青年拉了拉缰绳。
“哈哈,没事,小妹在信最后模仿父亲的笔迹让我们带好看的珍珠贝壳回去,不过这字有进步多了”,青衣少年笑了起来。
黑衣青年摇了摇头,“还不是被你看出来了,呵呵,早给她备好了。”
“唐元”,一个浑厚的声音从队伍前面传来。
“刘千总”,黑衣唐元骑马赶到了队伍最前面,抱拳道。
“据当地军队所得到的线报,明日晚上会有倭寇在海滩边登陆,规模大概是150人左右。当地部队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协助的请求,这次我还是派你带队前去,不得有误。”被称作刘千总的人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
“另外这次我会安排另外李奇、常木两位都头率队前去接应你,小心为上”说着,骑在马上的立于旁边的两位黑衣都头朝唐元拱了拱手。
“是”,唐元拱手回道。
此时一位穿着卑国制式服装的卑国军官从队伍的侧后面骑马跟了上来,“唐兄,这次还是我们合作哦,哈哈。”
卑国军官转身向刘立川躬身道,“刘千总,这次又麻烦你们了,具体情况我就单独跟唐都头再介绍一遍了。”
刘立川一摆手,“一队留下,其他收队回营。”
大部分兵马在刘立川的带领下往城中营地走去,唐风则带着他的这队人往城门口走去。
“老唐啊,我说你们秦军里规矩也太多了,一点都不自由,还有你这个人也是闷头闷脑的,一点都不活跃。”李孝宇凑到了看上去不怎么想说话的唐风说道。
“李孝宇,千万别再唠叨了,我耳朵都长茧子了。”这时青衣的唐风放下了手中正随意雕刻一只小木马走了上来。
“臭小子,你有没有礼貌啊,我好歹也跟你哥一个级别,没大没小的,小心我让我的弟兄们来揍你一顿信不信,上次没揍疼你是吧,臭小子。”李孝宇说着就开始撸袖子,准备把唐风从马上拽下来。
“上次还不知道是谁被我大哥揍的那么惨呢,还有你手下那些游击队长不也都被我给揍了。”唐风哼了哼。
“好了,唐风。不得跟李都头无礼,虽然李都头职位与我一致,但李都头手下兵众也是我等两倍有余。”唐元这时打断了两人的斗嘴。
“唐元,你这话里有话啊!”李孝宇转过头来对着唐元说了起来。
“这次的任务是什么情况,很棘手吗?”唐元转移了一下话题。
李孝宇见唐元无心玩笑,随即也正色起来,“嗯,这次情况比前几次要棘手些。具体情况等到了小镇再跟你详细说。”
......
卑国是位于秦国的东北部靠近东海的一个附属小国,由于连绵的山脉将它与秦国隔开,秦国想要攻伐比较困难。
同时近几十年秦国实施修生养息的国策,减少对外扩张,放弃了对周边几个小国的征伐,加强了外交手段,边境战事明显减少了许多。
通过和这几个小国的联姻,并派出象征性的驻军出使小国,加强和这些国家的贸易,每年接收小国的朝贡等等也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唐元便是秦国在卑国的驻军军官,秦国部队以伍为数,一伍5人,设伍长;五伍25人为一曲,设游击;五曲125人为一队,设都头;再往上就是营,设千总了;当然这只是战斗人员,还有各种保障性的勤务人员等。
不多时,经过一段密林小路,远远的便已看见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这个镇子不是唐风第一次来了,之前便以来过几次,也是协助当地的卑国驻军部队剿除从海上登陆的倭寇。
这个镇子位于济通城的东边,是个靠近海边的渔村镇,大概有个300多户人家,里面的居民有不少都是渔民,而济通城就是唐元部队的常驻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