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郑老师评价孩教育,雅琼笑了笑,道:
“你也太看孩的学习了,现在孩不上培训班还能学好的可是凤毛麟角了。”
“不是看了孩的学习,而是客观规律就是这样。你留意一下孩下课回来聊得最多的是学的东西还是讲老师与学校的一些事?”
郑老师越越来劲了,在咨询公司里,这些培训师都有个毛病,不争出个输赢就不会罢手。
雅琼想了一下,道:“你这么还真是的,我家艺成回来从不讲学习的事,讲的都是老师或同学的一些搞怪的事。”
郑老师见雅琼同意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得意,:“你仔细看一下你家艺成是不是靠这两点?送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督促着学了,在培训班里,那老师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表扬、奖励孩,还不就是为了提高孩的兴趣?”
又被郑老师对了,雅琼有些信服了,她想了想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培训班里确实都是郑老师的这样。她笑着:“我看郑老师你啊,既然你这么注意提高孩学习的兴趣,如果你去学校里教书了,这样孩肯定喜欢你。”
听到雅琼这么,郑老师连连摆手,道:“那我可不去的,教孩肯定没有问题,关键是受不了那些条条框框,象我这种性格去给孩子们上课,肯定跟家长与学校领导争个没完没了了。”
雅琼只是跟郑老师开开玩笑,可没想郑老师倒认真起来了,看到他这一本正经地样子,她笑了起来。
郑老师没有理会她的笑,继续:“其实中学那些内容啊,要有兴趣才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象培训班那些事,不断地上课,不断地练习,练到最后孩累了,家长疲了,反倒成了麻烦事了。这种事我见多了,最后孩学习不理想了,可家长们还是乐此不疲。”
郑老师议论起家长们的心态来。
“这个你也不能这样去评论家长,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学习成绩好呢?家长们可是不容易的,有钱的给孩上好的培训班,没钱的也在想着办法来挤出点钱给孩上培训班。”雅琼道。
郑老师摇了摇头,道:“你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最后还是得看效果的。哪个家长其实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好,要不然也不会上培训班的,可不上培训班又不督促孩学习,又不培养孩的兴趣,整就是游戏、手机、平板、电脑、电视,还真不如这些东西都没樱没有了这些东西,孩自然会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了。”
雅琼一听,笑了起来。
“听你郑老师的意思是城里的孩还不如去贫困地区了,那里这些东西都没有,自然就会好好学习了,可现实正好相反吧,是那些贫困地区的人想方设法把孩送到外面来。”
“这怎么行呢?那些地方的教育资源已经不行了,那些地方的教育资源很难做到很好地对孩学习的知识进行拓展了,有这个意识与能力的老师都出来了,因此现在更大的问题是贫困地区的孩也没有理想的条件来学习,你还想着‘寒门出学子’的典故?学习还是需要环境来支持的。这个问题太复杂了。”
“看你得这么玄乎,难不成你自己的孩曾经经历过?”
郑老师得正在得意之时,听到雅琼问自己孩的经历,脸上不禁露出了苦笑,长叹了口气,道:
“何止是经历过,简直是印象太深刻了。”
原来郑老师的孩的时候曾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过两年,后来他发现情势不对,赶紧接回了城里,现在已经在读高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