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闪而逝,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般。
陈凡在半个屯子人的欢送下,乘坐家中唯一的交通工具牛车,花了半日的工夫终于赶到了边角旮旯村小学的大门外。
望着村小学那用铁制作的大门,第一次进村的陈凡不禁感慨道:“太奢侈了!”
向大门外接待新生的先生递上录取通知书,陈凡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从先生手中领了一块写有“一零一”的牌子。
“牌子上的数字是你的宿舍房间号码,宿舍在操场东边,食堂在南边,北边是学堂。入学第一天自由活动,建议先熟悉熟悉学校。还有问题的话就等明早六点全体新生操场集合,先生点名分完班级后你再去问你的先生。”
“好的,谢谢先生。”
父子二人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到了宿舍,又把写着房门号的木牌交到了宿管先生手中,原本耷拉着眼眉没有正眼看人的先生在瞄了陈凡的牌子后忽然抬起头来,换上一副笑脸道:“新生来报道的?”
“是的先生。”
“来来来,快请进,东西重吧,我帮你拿。”他不由分说将陈凡手里的包裹抢过,“我带你去。”
村小学的学生宿舍并没有大门那般豪华,和陈凡的家一样,宿舍也是砖土垒起来的平房,而且还是四人一间,简陋得令人发指。
宿管先生一边帮陈凡整理行囊,一边笑吟吟的搭话道:“你成绩肯定不错吧。”
“先生如何得知?”
“这一零一宿舍从来都是给排名前几的学生准备的,所以我一看你的牌子就知道了。”
“原来是这样。”
宿管先生问道:“怎么称呼?”
“我叫陈凡,这是我爹陈大柱。”
“不错。”李先生朝陈父拱了拱手:“陈兄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陈大柱憨笑道:“哈哈,先生太客气了。”
“东西放在这里就可以了,家长可以在这里陪孩子一天,晚上熄灯前必须离校,你们父子先聊,我还要去接待新生。”
“辛苦先生,先生再见。”
“好孩子,对了,我姓李,以后你有什么事直接来办公室找我就行。”
“这就是优等生的待遇吗?”一个孩子从不远处的一零七房间走出,见到李先生温声细气的跟陈凡讲话后发出了如此感慨。
要知道他刚刚递交门牌的时候,那行李的先生别说是帮忙拎东西了,就连站都没从座位上站起来。
整理好铺盖之后,陈凡又把父亲送到了大门处,“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忙,而且你母亲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就先回去了,等哪天有空再来看你。要是缺钱了或者遇到什么事,你就让村东边的跑腿张往家里捎句话。”
“放心吧爸,临走前母亲又给了我十个钢镚,足够我用一年的了。”
“才一年?你爹我三年都花不了这个数!”父亲用力揉着陈凡的头,“不过也确实不用省着,毕竟你现在还在长身体,该吃吃该花花,学习强身一样都不能落下。”
“我知道。”
“嗯,你在此处不要走动,我去找个摊子买俩烤红薯。”
“我不想吃烤红薯,我想吃烤地瓜。”
“行吧。”
没多久,父亲便拿着两个热气腾腾荷叶包走了回来。
“卖红薯的老头说他们家没有地瓜,只有山芋,我想着不能白跑一趟还是买了俩,咱俩一人一个凑合吃吧。”
最后陈凡还是没有收下那个山芋,因为门口一位识货的家长告诉父子二人:“你们被骗了,那老头根本不卖山芋,只卖番薯。”
陈父顿觉上当,拿着手里的番薯找那老头退货去了。
小多:“……”
再回到宿舍的时候,前来报到的学生变得多了起来,只是那位看人下菜碟的李先生依旧没从座位上站起来,想来是因为没有遇到第二个住进一零一号房的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