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
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不付出就能收获的捷径,这个道理都懂,但又有多少人能够付之于实际,这更多的要看周边的环境和自身的要求。
郑原城这种出生在大城市的优质男孩,一方面有着坚实的家庭基础作保障,一方面又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基础,同时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以及在偏远山区的生活经历,他这块“金子”肯定会比同龄人更容易发光。
高一下学习的暑假,郑原城的母亲孙丽帮郑原城报了一个清华夏令营,这个夏令营只对那些综合素质优秀或在竞赛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招生,郑原城作为DL市数学竞赛的第一名
自然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郑原城他们班级到清华夏令营报道后的下午,耀眼的阳光伴着闷热的天气照过住宿楼窗外的大树,斑驳的影子就这样洒在黑色的沥青地板上。
远处一辆大巴车缓缓进入住宿楼,突然车上扎马尾的一个女孩引起了郑原城的注意,内心突然有一种期盼的喜悦和熟悉的引力驱使他向那辆大巴车靠近。
当郑原城靠近大巴车车门时,车上的那个马尾女孩也看到了他,两人目光交汇突然都认出了对方。
车上挥手的那个马尾女孩正是孟菲,郑原城也在车下面挥了挥手,郑原城将那个女孩的旅行箱从车上接了下来。
郑原城:好久不见啊,孟菲同学。
孟菲:好久不见,老同学
郑原城:我有那么老吗?
孟菲:不老,不老,不喊你老同学喊你啥?
郑原城:随你啦。没想到在这遇见你,有点意外,但是真的、真的是太高兴了。
孟菲:我也觉得挺意外,不是说你的成绩,我是说遇见的概率……
郑原城:是啊,按这个概率算起来的确是很低的。你住在那栋楼?
孟菲:6号楼,应该是那边,刚才带队老师说了的,我们跟着大部队走就行。
郑原城:好的,我帮你拿吧,东西有点重。
两人跟着大部队慢慢地走在尾巴上。
郑原城:明年就分科了,你是读文还是读理?
孟菲:其实我自己是想读文科的,但是我外公还有我爸他们一直在劝我读理科,你呢。
郑原城:我爷爷和我妈他们倒是没有说什么,我自己综合下来还是读理科,你看这不提前来仰慕了。
孟菲:你的野心可不小啊,看样子你是势在必得了。
郑原城:这次数学竞赛DL市第一,全国并列第一,明年后年再努力一下,保不齐能争取个保送,就算没有保送我想也可以争取一下。毕竟这可是咱们共同的追求。
孟菲:我可没有你那么大的理想抱负,我就想考个理想中的大学就行,还是以前的理想,在祖国的大地上到处走走……
郑原城:那你想考那个学校,方便透露吗?
孟菲:北大!
郑原城:北大,你的理想也不简单呐!
孟菲:允许你考清华,还不许我想想北大,这可不是我的好同学了啊。
郑原城:瞧你说的,我真的希望我能考上清华,你能考上北大,那就好了!
孟菲:怎么好了,好在哪里……
夏天的热风吹得两人脸红彤彤的,像极了那满天的晚霞。
放暑假后,钱丽琳、肖雨桐、江晓燕她们几个约着到江晓燕她家去玩,其实还是钱丽琳和肖雨桐想去江晓燕她家体验农村生活。
这天,江晓燕早早地帮着父母割完猪草,简单煮了碗面条吃过以后,就一路步行到了新平乡街上,先是找到肖雨桐,后面又约上钱丽琳,在跟她们的父母打过招呼取得同意后,三人就到了江晓燕她家。
江晓燕她家在距离新平乡大约七八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是新平乡辖区内水稻主产区,作为为数不多的产米村落,这个村在当时算是发展相对较好的。
在江晓燕的带领下,钱丽琳、肖雨桐她们真正的体验到了农村生活,不管是比较辛苦的割猪草、打稻谷,还是捉蚂蚱、下田摸鱼什么的也是被她们体验了一番。
陈达飞放假后一天还是像在学校一样,有事没事就泡在篮球场,一如既往地谱写他的篮球梦;陈玉鹏则专心地在家接受他哥哥的功课补习,当时他哥哥已经考上了大学,是当时新平乡首批大学生,最为大学生弟弟的他当然是不能落后的,所以他的课外时光是枯燥无味且毫无生机的。
余小波这边在温州的皮鞋厂上班,生活也到算过得去,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和他堂哥他们聚在一起打牌喝酒、抽烟上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