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城,知府衙门内。
此时众多官员齐聚,共同商讨已经来到城外仅仅不过数十里的泰定大军。
“泰定妖军兵临城下,如何是好?诸位有何退敌之法?
“还有九门收徒,却偏偏选在这等战乱时刻,若是被泰定妖军趁机攻城,又该怎么办?”
知府瞿鸿志在上首,坐问在场众人。
“总督三越的林大人,此时被泰定妖军那伪地王牵制在南越省,三越兵力,高修为的武修近乎都被调去了南越主战场,难以回防。
“巡抚大人前段日子还前去述职,更因战事被滞留在南越,如今怕是……”
下方有人回答,欲言又止。
瞿鸿志皱眉,心道我是让你们想办法,不是让你来给我提醒这种糟心事的。
“守怕是难守了。
“听闻泰定妖军还找了燎火原那堆邪修,个个杀人不眨眼。临安孤城难守,也无天险,为今之计……”
此时说话的人是陆高寒,他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瞿鸿志。
“说!”
“是,大人。为今之计,怕是只有吾等弃城暂退。
“以此方能保留有生力量,转而前往南越相助林大人。只要灭了伪地王的主力,往后便可轻而易举收回临安,乃至三越。”
“万万不可,若是不战而逃,把临安拱手让出,到时候如何面对总督以及巡抚大人?”
有人并不认同此言,不战而逃,就算到了南越,也要被秋后算账。
“说得对,更何况前段时间,那邱鸿博攻下金曲府后,任由手下兵士、燎火原邪修搜刮全城,不知杀害了多少平民,我们这一走,城中百姓如何?”
场中乱糟糟的,以世家出身的陆高寒为代表的官员,只想着把自家资源带走,免得遭了泰定妖军毒手。
至于城内百姓,又与他们何干?
其他人则认为应该守城,要坚持到南越战事安定下来,总督大人必会回援临安。
瞿鸿志头有点疼,这吵吵闹闹的,没一个说出怎么办,守该如何守,也拿不出个定计来。
“唉,尔等停下吧。
“回去再思索对策,现在先督促士兵,做好城防吧。至于要出城的那些散修,我想泰定军应该不敢得罪九门,趁此来攻吧。”
瞿鸿志凝眉,只能抱着一些侥幸心理了。
陆高寒眼神闪烁,跟着其他人一起离开。
-------------------------------------
吴哲迅速回到家中,收拾行李。
话是如此,却也没什么好收的——顶多就是一些换洗衣物,干粮吃食啥的。
“毕竟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也没得什么好东西。
“唉,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些丹药,异宝武器长什么样子。
“尤岭那家伙还真是穷啊,身上啥都没,就连剩下的那刀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吴哲叹息,觉得自己过于艰难了,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可以搜刮的对象,结果却是个穷光蛋。
同时心中有些担忧,按照城中遍传的消息,那所谓的泰定军恐怕已经包围了临安,攻城战随时都会开始。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危险——
临安城有破城危机,呆在里面不安全;出了临安城,则外面是无法无天的三不管地带了,而且现在出城,会不会遇上泰定军趁机攻城呢。
那泰定军宣扬的泰定天下,万物公分说不得只是句口号。
或者泰定军内有些人能做到,但很明显,领这一路大军攻打临安城的邱鸿博是做不到的。
从各方消息都能得知,这是个会让手下烧杀劫掠的将领。
不仅仅是城中流传的那些报纸刊物,其他被攻破的城池来的一些难民,也在说他纵容下属劫掠,甚至还跟邪门歪道合作。
如果他攻城,那必定是只追求破城的结果,而不会追求过程。
“但就算这样,却还是有人觉得比之这所谓的大金圣朝要好得多。
“一些原本就是贫民的,即使被这般战乱撵得四处流浪,却仍然高呼神军。
“唉……我亦如海中孤舟,哪里来的功夫想这些呢?”
摇摇头,吴哲迈步离开这间屋子。
看了一眼古玩店,或许,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吧。
-------------------------------------
浮玉山,位居临安府东北处略微偏北的方向。
所谓浮玉,乃是因为山顶有一方湖水,自高空望下,宛如浮玉。
传闻中,此乃佛门韦陀菩萨道场,内有大机缘,可得菩萨传承,更为浮玉山增添许多神秘色彩。
至于真假,现今已不得知。
此时,临安府北城门外,趁着还未封城,有大量武修涌出。
随处可见的,都是锻体境的散修,少数几个,身着明显华丽许多,由家中长辈带着,周围人都不敢接近。
吴哲混在大队伍中,跟着一起前往浮玉山。
人群嘈杂,有的散修不言,但眼中满是野心,有的散修则大声说话,畅聊着加入九门之后的远大前途。
一切似乎都那么自然,吴哲一直担心的泰定军趁机攻城,也没有出现。
就在此时——
嗡!
心魂内,佛种滴溜溜旋转,嗡鸣示警,归藏八气亦是跳动,刺激着吴哲身体。
一个激灵,风气随心而动,吴哲整个人窜出老远。
天空中,一道灵光落在,坠在吴哲刚才站立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