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罗平安?你有何见解啊。”
见罗平安走上前来,桂王满意的点了点头,有时候胆量也是一种考核标准,哪怕说错,只要有胆子说出来,便是不错的,当然,第三场那种情急之下乱吼出来是绝对不行的。
“桂王,诸位,晚生认为,牧民之道,乃圣人之道,圣人以慈悲为身心,因此牧民当以怀柔并进,《中庸》有言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怀诸侯也,柔远人也,怀柔,便是政治的最高智慧,以温和的政治手段拉拢、笼络子民,从文化领域融合子民,使其服从于晚生。”
“若其不服管教,又该如何?”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即使恶事做尽,只需要循循善诱,日久将见人心。”
“若多年不见效果,因此影响了仕途,又当如何?”
“传闻佛教释迦摩尼以身饲鹰,为了能教化高鹰,连父母所赐的身体肌肤都可以不顾,为了教化蛮民,区区仕途又当如何?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
罗平安的话让众人认可的点了点头,虽然依旧有些许小问题,比如用释迦摩尼作为例子就不是很好,但本质上还是突出了儒家最重视的圣人之风,以怀柔作为统治手段,以安抚和拉拢为主。
这一套说辞算是很政治正确的答案,挑不出毛病,但也说不上多么优秀,但考虑到罗平安的年龄,能有这个思想觉悟便很不错了。
桂王也笑着表示认可,这一番话能看出罗平安的心性便足够了,不求其他,倒是如此一来,还没有说话的林南风就很显眼了。
如果林南风没有算筹和经贴中的一骑绝尘,此时哪怕不说话也无妨,可星辰已经闪耀,哪有黯淡下去的道理,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林南风,等待着他给出自己的答案。
噗哧...
林南风小脸羞的通红,也许是早晨吃的那些个黄豆的缘故,见这么多人看着自己,林南风一个紧张,放了一个响屁,一时间所有人的笑了起来,桂王府里传来了欢乐的声音。
身后的王狗八和林恒之用手挡着脸,别说林南风,就是他们两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当众放屁本身就已经很丢人了,更何况还是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放的。
“安静,咳咳,林南风,念你还是孩童,不予追究,你也无需紧张,如果实在答不出来的话,那也就算了。”
桂王虽然也笑了,但作为主人的表率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不为物动,不以情拘,笑一下可能是大家都没忍住,一直笑就不好了。
有桂王发话,众人就算再忍不住,也得停下笑声,看向林南风等待着他的发言。
“桂王...我,不,晚生,晚生想好了。”
林南风咬着牙说了出来。
(日常任务‘响’已完成,恭喜宿主,突破了脸皮的极限,请再接再厉!奖励一条权限。)
林南风顾不得丢人了,打开系统飞快查找起来。
脸已经丢了,要是现在不挣回来,就亏大发了。
“晚生共有三策,还望桂王殿下品鉴。”
“哦?三策?林南风,你且说就是。”
“第一策为剿抚兼施,恩威并用,晚生认为,罗兄的法子虽好,但太过柔和,若遇到恶人一味退让,反而助长了不正之风,应当恩威并施,既要对好人施以恩德,也要对恶人施以惩戒。”
桂王闻言点头表示认可,林南风这说的确实不错,补上了罗平安的缺点,罗平安那一番话最大的缺点莫过于太过执着于恩柔了,桂王本希望罗平安在他问完“若多年不见效果,因此影响了仕途,又当如何?”后就说上恩威并用的,桂王甚至拿出了仕途当作台阶,但罗平安没有。
不过这也顶多算是对罗平安的补充罢了,如果林南风先说,必然是高分,但放在罗平安之后说,就显得有些借鉴罗平安的创意了。
“那第二策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哦?细细说来。”
“百姓们可以做事,却不知能知道为什么做事,不想太多,就会安分老实的执行上层的指令,自然方便管理。”
桂王听后一愣,随后满意的看向林南风,不需要林南风过多解释,桂王就懂其中的意思,牧民为什么叫牧民,就是因为在儒家传统里,百姓都是愚昧的,就和草原上牧羊人鞭下的牛羊一般,而林南风所说的便是这个意思,这是孔子说过的原话,翻译成人话就是‘愚民政策’,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最喜欢的统治方法之一。
“那第三策呢?”
桂王其实已经觉得林南风说的足够好了,有了这些,足够林南风稳压罗平安一头,但桂王还是想知道这第三策是什么。
“牧羊。”
“牧羊?何解?”
“自然是字面意思,在草原中,有些牧羊人会一次性驱赶上百只羊,而那些羊却不会随意逃跑,这便是利用了羊的群居特性,因为牧羊人会挑选一头领头羊来为其服务,对于羊而言,人虽然可怕,但羊是同类,是可以亲近的,如此一来,其余的羊便会跟着。”
“那你如何确保你挑选的羊就是领头羊,又该如何确保他会跟着你。”
“给领头羊食物,让他成为羊群中最健硕,最聪慧的羊,其余羊自然会跟着他,而我给了领头羊食物,领头羊自然会不再惧怕我,而亲近我,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我只给了一头羊食物,却获得了整个羊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