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元回京的消息迅速从皇城传了出来。
大朝议当天黄昏,一骑快马便从兵部令属衙门疾驰而出,带着内阁票拟,皇上亲笔的批红,向着大明辽东方向而去。
京城内外,大街小巷都在讨论此事。
大明朝首屈一指的实权武官,镇守辽东三载,使得建州不得寸进,百战未尝一败的辽东总兵官,辽东无冕之王,李定国要回京了。
至于原因......
扳倒魏阉,东林党需要李元的配合。
不止是百官,就连街头巷尾的小老百姓都在皱眉言语:从什么时候开始,朝廷文官想要做事,处处受到一个武官的掣肘?
&ldq;如果李元站在魏阉那一边呢?&rdq;孙传庭和洪承畴没有资格进皇城参与大朝议,但是两三天时间,足够这个消息传遍京畿了。
&ldq;他没有任何理由给魏忠贤站队,&rdq;洪承畴摇了摇头,依然是内衬洁白无暇,外面罩了一身整洁干爽的蓝色衣袍,脚上是黑色千层牛皮靴子:&ldq;他需要东林在朝廷上给他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一展抱负,对外建州作战,不靠这朝廷六部,三府的支持,仅仅凭借皇帝的一腔热血,坚持不了多久的。&rdq;
&ldq;相比东林的士大夫们,魏忠贤也能给他支持,而且是更亲近黄皇权的支持,&rdq;孙传庭看起来更年轻,更直来直去,直接仰头将杯中酒干:&ldq;不是吗?&rdq;
&ldq;宁愿背负骂名吗?&rdq;洪承畴笑了笑,他不能理解有人宁愿背负骂名也要做一件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
&ldq;那的确,&rdq;孙传庭夹了一筷子竹笋小炒肉,填进嘴里,油花吱吱作响:&ldq;不说此事了,这等事情也不是我等能够干预的,就留给诸位朝廷大佬操心吧。&rdq;
&ldq;你我的职务、差遣都定下了,此去经年,再相见不知是何时了,&rdq;孙传庭端起酒杯,有叹息也有踌躇满志的激昂。
&ldq;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我等只有竭尽所
韆釺哾能,为大明朝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了,&rdq;此时的洪承畴热血、憧憬,前路虽漫漫,江山虽离乱,却是自己一展抱负的大好时机。
&dsh;&dsh;&dsh;&dsh;
十余天之后,一骑快马飞驰进入辽阳城,铺兵身后明黄色的旗子大展。
京城急递到了。
&ldq;官人,是皇上手谕?&rdq;祖怡萱等人虽然见多了圣旨,但是这大明朝皇帝的手谕还是第一次见。
这些日子,李元的三位妻妾一直陪在身边,多日滋润,看起来都润玉多了。
尤其是程二妹,哥哥程虎死于阵前,虽然有朝廷抚恤和赏赐,但是女儿家心里实在凄苦,幸亏这些日子李元的陪伴,才堪堪走出伤痛,她现在除了李元就只有刚刚诞下的孩儿了。
说起来,李元现在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算是人生圆满。
&ldq;圣上召我回京......&rdq;李元安坐于书桌后,闭着眼享受着祖怡萱的按抚,脑子里却思考着此去的利害关系。
&ldq;刘贵做的是不是太过了......&rdq;
李元接到皇上手谕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刘贵和魏忠贤走的太近,导致事情起了意外地变化,左光斗铤而走险,弃了蓉城案不查,揪出了辽饷大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