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桠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林双玉面对只有自己一个听众的演讲,不时在采访本上记录着。
看到林双玉停了下来,她语气平静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你的这个方案如果实施,除了资金外,还存在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最大的问题是运输。要想修建出山的这几十里的路,现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面对这个现实。刚开始的时候,先用人扛马驮解决运输问题。这样效率是低一些,成本也会高出不少,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等项目盈利后,可以考虑适当地花一些钱,逐步改善运输条件。”
“那电呢,作为现代农业,离开了电力,恐怕不太现实吧。电力公司会为你架设专用供电线路吗?”
“我根本就没有指望电力公司。搞葛根种植和肉羊养殖不需要大功率的机电设备,主要是生活用电,负荷不大。可以建设一座小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或者在小河上建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河道里有几个有落差的小瀑布,可以安装水力发电机。这两种办法投资都不大。后期的葛根深加工肯定不能在这里搞,不说别的,就是那些设备靠人力也运不进来,只能在山外交通、电力方便的地方建厂。”
“人的问题怎么解决?”
“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这个不存在问题。光你们村在外边打工的就有好几百人,只要我们招工,哪怕工资稍微低一些,大部分人都会回来的。二是人才,主要是养殖业的专业人才,比如说兽医。毕竟山里交通不方便,条件艰苦,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好在我的计划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可以一边干着,一边学习、摸索。也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通过互联网远程指导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培养出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来。”
李桠沉思了一会:
“我相信你的判断,葛根确实是一种非常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随着大家对它的治疗功效和保健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市场的需求量一定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家这几年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青山绿水,实现永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包括野葛在内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乱采乱挖的现象会越来越少。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葛根的市场缺口会越来越大,价格也会越来越高。你考虑搞野生葛根的人工种植,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想法。你的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三业并举的思路也非常有创意。从我个人的角度,赞同并会尽力支持你实现自己的计划。”
李桠的态度让林双玉很是欣慰,有了她这个省报名记者的认可和支持,葛根全产业链开发的计划实施起来会顺利得多。
“我还是想问一下,虽然你计划的开发项目前期的投资额并不大,只有五十万元,但如果没有这五十万的资金,你会怎么办?”
林双玉对这个问题显然早就考虑过,毫不犹豫地回答到:
“不瞒你说,我现在手里只有两三万块钱。以我个人现在的情况,是不会走出这个山沟的,也不会主动去寻找资金的来源。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投入,我会用手里仅有的这点钱先干起来,一步一步地慢慢地积累,慢慢发展。“
”现在,我已经培育了一百多颗葛根苗,也整理了一小块地,过几天就可以栽种了。我想先拿这些种苗做实验,了解葛根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技术,这不需要什么投资。葛根种到地里后,我会买上四五只小羊羔,作为繁殖种羊先养起来,让它慢慢繁殖。这些活,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不需要另外雇人。今年年底以前,我一边养着羊,一边继续开垦荒地,我想,到年底至少可以开出三四十亩的土地来。冬天再培育上几万棵葛根种苗。明年开春将这几十亩的地全种上葛根。就这样周而复始,大概四五年的时间,可以达到葛根种植面积三百来亩,繁殖母羊存栏二百只的规模。通过肉羊销售,这几年可以有十几万的收入,能够应付日常支出。四五年以后,再考虑雇佣人员,扩大养殖种植规模。这样做,达到规模化的时间虽然要长一些,但没什么风险,也没有什么压力。“
”我既然认准了这件事情,就不准备回头,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总有见到这个项目成功的那一天。”
听到林双玉的计划,李桠忍不住笑了:
“大哥,我记得你在分析葛根产业这些年来之所以发展缓慢的原因时说过,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意识、小农思想的影响,你不觉得你这种想法正是典型的小农意识吗?”
林双玉也笑了,有点落寞地说道:“我承认,这是小农意识。但对我来说,这也是目前最可行的一种方案。我有的是时间,不着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