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林双玉接到王瑛的电话,说制药厂的合同已经收到,对方刚才已经把合同定金电汇到公司的账户里,你让欣欣查一下,如果到账了给我说一声,你现在可以安排葛根丁发货了。物流公司我已经联系好,一会把他们的联系办法发给你,你们直接联系。
林双玉心里有一点小激动,连忙说我查一下账户信息,马上给你答复。
刚挂掉王瑛的电话,常欣欣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林总,公司账上到了一笔一百零八万元现金,你知道这笔钱是哪里来的吗?”
公司的网上银行关联着常欣欣的手机,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她会在第一时间知道。
欣欣的话音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林双玉能想象到她那张白嫩的俏脸又是一片的绯红,这姑娘,只要心跳的速度稍稍快一点,马上就会脸红:
“正准备打电话问你呢,这是葛根丁的预付货款,到账就好。转运站的事情怎么样了,今天可是第三天了。”
“临时找了一个院子,是镇上王书记帮忙给找的,原来是乡上的农机站,就在公路边。院子挺大,有十多亩地,就是离我们进山的道路远了点,也没有水电,原来的几间房子也塌了。不过,这么大的院子,葛藤的晾晒和打包都可以放在这里。”
“这个想法不错,放到一块,管理起来省事,还能把装卸工省下来,有车的时候装车,没车的时候打捆。告诉马玉成,就是这块地方了,没电没水没住的地方不怕,先干起来再说,明天开始转运葛根丁,让他做好收收货准备。”
“好的,下午我就回去。”
“你尽快回来吧,公司现在还真离不开你。”
林双玉把定金已收到的消息发给王瑛发,急匆匆地去了葛根加工厂。他要给李建军安排发货的事情,要检查一下相关的准备工作,看看人员和运输车辆是不是都已经到位。
林双玉一边走一边想,明天自己是不是要出趟山,实地看一下欣欣在电话里说的那个废弃的农机站,十多亩地的院子可不小,可以考虑把那里建设成公司的一个基地。不仅这个冬季需要转运好几千吨的葛根丁和葛藤,明年冬季还得继续运输这些东西。春节过后,养鸡项目就要启动,会有大量的物资需要运到山里来。
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发展速度,确实超出许多人的想象,专业化带来的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连林双玉都有些惊叹,他和常欣欣刚刚随着第一批转运出山的两吨葛根丁,走进废弃的农机站的院子,就接到了物流公司的电话,对方说,他是物流公司的业务经理,负责“葛王”公司三百吨中药材的运输业务,问什么时间可以安排装车,装车的地点在哪里?
林双玉把自己现在的位置告诉了对方,问他们最快可以什么时间安排车辆。
对方稍稍迟疑便回答说,现在就有一辆车正在八十公里以外的县城卸货,不出意外的话,四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到达指定的装车位置,这是一辆核定装载能力二十一吨的高厢货车。
林双玉告诉对方,现在正在备货,估计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准备好。对方说,现在是上午十点,下午五点以前车辆到达指定位置,两个小时以内必须完成装车,每拖延一小时,按他们公司的统一规定,货主要支付一百五十元的延点费。林双玉说,那你们就派车过来吧。
收起电话,林双玉对陪在身边的马玉成说,你和李建军联系,不管用什么办法,六个小时以内,运二十一吨葛根丁到这个地方。你把装卸工准备好,晚上七点以前给制药厂把第一车货发出去,我今天就在这里陪着你们。
林双玉带着常欣欣仔细地查看了转运站选的这块地方。
这是一个用三米高的红砖围墙圈起来的大院,长约三百米,宽有两百多米,总面积在六千平方以上。围墙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基本上还算完好。院子的大门原来是在用角铁焊的框架上镶嵌着厚木板,木板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锈迹斑斑的框架,失去了门户的功能。大门的一侧,有五间大瓦房,当年应该是很气派的,现在却是一片残垣断壁,连房顶都塌了下来。
马玉成昨天已经带着人清理了院中的杂草和垃圾,裸露出来的地面全是坚硬的石灰岩碎石,难怪没有人在院子里种菜,种庄稼。
林双玉又来到大院外边。
从周围的地形上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原来应该是一个低矮的小山峁,农机站的院子是人工劈山移石造出来的一个平台。它的位置比较高,站在大门处望去,这里要比两百多米远的省道公路高二三十来米,一条挺宽的砂石道路依着地形绕了一个大湾,直接通到了公路上。这段路的坡度虽说有点大,但路基都是山石,路面也比较宽,即使下雨天,十多米长的六轴货车从公路开上来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院子距离镇上有不到两公里的路程,周围也没有其他的建筑,交通应该算是非常方便了。林双玉想,电的问题不难解决,可以从镇上的供电所架设一条专线,在院子里安装一台变压器,距离不算远,也花不了多少钱。就是不知道附近的水源地在那里。
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林双玉对这个地方很满意。
这里虽说距离进山的道路远了一些,但周围没有居民,不会产生噪音扰民的问题。院子的后边是一片只有不到三米高的石头台地,面积也有几千平方,如果以后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开发出来加以利用,工程量虽说有点大,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唯一不确定的是这个院子和这块土地的产权是谁的,有没有纠纷。
林双玉决定亲自落实一下这个问题,趁着离装车还有几个小时时间,领着匆常欣欣来到了镇政府。
“葛王”公司已经成立了半年多,半年来,公司的每一点动静都成了小镇居民饭后茶余的谈资。
“葛王”的动静闹腾的有点大,先是不动声色地扳倒了根基深厚的马书记,紧接着租下了大山里近万亩荒地,后来是一批接着一批地把李家沟的村民招去公司,成了拿工资的工人,再后来是修了小镇居民从来没有见过的索道。
最近人们传诵的是镇上的奇人也就是有人说的“半疯子”刘春林,竟然被那个神秘的公司老板请去当了总工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