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午饭的时候,林双玉看到姑姑在小餐厅里准备了好多的食材,有鸡有肉,还有几种冬天难得一见的青菜,好奇地问到:
“这些都是给晚饭准备的?今天是什么日子,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姑姑笑着说:“中午少吃点吧,留着肚子等晚上吃好东西。”
林双玉发现姑姑这段时间的变化不小,脸上常常挂着笑容,再也不像刚进山时候那样每日苦着个脸。由于一直在食堂做饭,没了风吹日晒,脸上手上的皮肤变得细嫩白净起来,衣着也不像过去那样灰暗随意,不仅整洁得体,颜色也越来越鲜亮。有时从她身边经过,似乎还能闻到一点淡淡的护肤品的香味。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李桠介绍说这是自己的姑姑,林双玉当时以为她至少也有六十岁了,后来才知道她的年龄要比李桠的父亲小十来岁,还不满五十,只不过在生活的重压下早早变得苍老了。
整个下午,林双玉都在忙着做养鸡场的前期预算。
当初,林双玉不顾李桠和王瑛的反对,坚持上马养鸡项目,主要看中的是这个项目见效比较快,半年左右就能产生收益,他想用养鸡的利润来支撑葛根种植项目的资金需求。
现在虽然资金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林双玉对经决定了的事情并不准备放弃,还是想按照原来的计划,提前启动养鸡项目。
受制于当时公司可以动用的的流动资金数额,林双玉规划的养鸡规模只有五万羽,总投资不超过两百万万元。现在手里资金比较充足,再加上刘春林设计的专用机械一旦投入使用,土地开垦工程会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公司现有的员工中,完全可以抽调一部分人去搞养鸡场。
有了这些条件,林双玉决定把首期养鸡的规模扩大到十五万羽,因此,必须对原来的方案和预算进行修改。
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直到常欣欣敲门喊道:“开饭了!”林双玉才放下手里的计算器,走出房门,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下身体,才进了小餐厅。
小餐厅唯一的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和几盘碧绿的青菜,两瓶五粮液酒已经打开了瓶盖。
留守在山里的几个人,刘春林、常欣欣、李老汉都围坐在桌子前,就连平常很少上桌的姑姑,也衣着光鲜地坐在刘春林的旁边。
林双玉呵呵笑着:“都到齐了!”
李老汉指着自己和常欣欣中间空着的椅子说:“坐到这里来。”
向来不善言谈的李老汉举起酒杯:
“小林,可能你自己忘了,去年的今天,是我把你从雪堆里背回来的,昨天和小桠她姑姑闲聊的时候说,你进山已经整整一年了。她姑姑说,一定要为你庆贺一下。老刘要我代表大家来个开场白,我不会说话,就说一句:谢谢你!”
李老汉说完,也不招呼别人,把自己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林双玉愣在那里,自己进山才一年时间吗,感觉咋就像过了很久很久?
一年前发生的事情,在记忆里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模糊?
恍惚间,林双玉似乎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遥远的以前......
身边的常欣欣轻轻推了推他的胳膊,提醒道:
“别发愣了,大家都等着你说话呢。”
林双玉努力把自己缥缈的思绪拽了回来,端起面前的酒杯:
“没想到我在山里都住了一年了,谢谢李大叔还记着这个日子,不过,我倒是希望永远把这个日子忘掉。”
“你咋这么不会说话?李大叔救了你一命,连句感谢的话都不会说?”
常欣欣埋怨。
“对!对!应该首先感谢大黄狗闻到了我的味道,感谢李大叔把我从雪堆里扒出来,摔了好多跟头,才把死猪一样的我背回到老屋里,又用十几碗葛根粉把我的小命从阎王爷那里换了回来。”
“要不是小桠的爸爸为给自己的宝贝女儿采山蘑菇,冒着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雪上山,现在我可能已经变成了一抔黄土,也可能变成一棵小树,或者一株野花,我们就不能坐在这里,像一家人一样高高兴兴地喝酒吃肉。”
常欣欣觉得林双玉有些不对头,情绪似乎有些亢奋,乱七八糟说着不知所云的话,什么大黄狗,什么小树野花。
她有些但心地用手去摸林双玉的额头,想看看他是不是在发烧。
刘春林虽然不知道林双玉的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但曾经有过类似经历,多少能理解林双玉此刻的心情。对欣欣说:
“没事,他这会可能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情绪有些激动,不用管他,过一会就好了。”
大家都没有说话,静静地注视着林双玉的一举一动。
五分钟过后,林双玉的情绪果然慢慢平静了下来,他举起手里的玻璃杯,把满满一杯的五粮液全都到进了嘴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忽然间想起一年前的一些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好在这里没有外人,不算失态。大叔,谢谢你一年前的救命之恩,这次真诚地向你敬一杯感谢的酒。”
李老汉看林双玉没事了,心也就放了下来,端起酒杯:
“喝酒可以,感谢的话就别说了,你又不是我救的,还是谢老天爷去吧!”
林双玉哈哈大笑:
↑返回顶部↑